2 / 15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综合体现,是和谐校园需要,也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校园文化体现着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载体文化和以校友风采和领导关怀或者学校发展过程图
(三)办公室美化
,设置四防安全责任人;
,有规范规章制度(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职责制度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类激励语;
6 / 15
;
,让人走进办公室有文化气息迎面扑来感觉;
,把学校近年来荣誉奖状摆放在这里,配上“****光荣我光荣,我为****争光荣”
(四)教室美化
,国旗两边是校训。黑板左侧为电子白板,白板要专人管理,并且负责班级所有电器开关,下方为饮水区;黑板右侧张贴四表,下方为卫生角。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后门右手边张贴学生周评比表,南侧墙中间张贴对应楼层内容宣传图片。
,要求做到统一、整齐,教室无杂物。
,黑板报南侧为图书架,要求有专人管理,包括图书借阅;北侧统一张贴“班级全家福”。
第二方面:建设团结、进取、和谐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核心,是学校文化建设中深层次、隐性东西,是学校发展精神动力。它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精神文化建设目标
精神文化建设目标是弘扬忠(爱国爱校)、孝(尊敬师长)、悌(团结友爱)、信(诚实守信)、礼(礼貌待人)、义(明辨是非)、廉(廉洁奉公)、耻(羞耻之心)传统美德,建设团结、和谐、进取精神文化。通过精神文化建设,把全体师生紧紧凝聚在学校核心精神周围,形成一种较强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塑造清中优秀学校形象、老师形象、学生形象,激发和激励每一名
6 / 15
***人奋发进取、自强不息。
2.精神文化建设内容
总结确立学校精神文化主要内容和内涵,大力宣传学校主要办学思想,充分发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凝聚作用。
3.精神文化建设措施
(1)凝练校园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主要内容如下:
●办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适合学生发展教育。
●校 训:立德博学,强身报国。
●校 风:崇德尚礼,乐学求真。
●教 风:严谨务实,团结奋进。
●学 风:修身励志,明辨笃行。
●校 服:学校标识图案统一在固定位置。
●总 目 标:争创“教育现代化特色校”。
(3)打造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学校制胜法宝,一个“稳定、团结、奉献、进取”教职工团队更能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①加强沟通。有沟通才有了解,有了解才有信任。这是团队成员之间团结合作基础。②分工合作。团队工作原则是分工合作,每个成员工作首先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③以身作则。领导者尤其是校长要以身作则,做好团结表率。
8 / 15
(4)建设美丽团队。转变治班观念——寻找每人亮点,提倡合作共进,建设美丽团队,使班级文化生活成为学生精神生活“乐园”。①落实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全员参与、宏观调控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②实施多元捆绑德育评价制度。采用团队性、捆绑式评价方式,定期开展 “优胜小组”、“勤学小组”、“美丽团队”、“美丽班级”评选表彰活动,③开展小组合作文化建设,制定组名、组号、组徽、组训、组歌、誓词等,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④教会学生做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机会,教会学生做文明人:整洁大方开朗,文明礼貌自律;教会学生做善良人:常持平和之态,永怀宽容之心;教会学生做明白人:明确奋斗目标,改正不良父母养育之恩,感怀老师化雨之德,回报同学互助之情。
第三方面:建设科学、民主、和谐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简言之,即由学校制度所承载、表达、衍生和推动文化,它是一所学校渗透在体系架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中价值观念和风格特色,也是在生成和执行各类制度过程中折射出来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构建以人性化管理制度为主要内涵学校制度文化是教育发展需要,是时代发展需要,更是学生发展需要。
1.制度文化建设目标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增大学校管理透明度,使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对学校全体师生形成一种约束功能,让每一名成员都知道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让遵守制度成为每一名成员自觉
初中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