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是什么,不是什么?
中国模式是什么,不是什么?说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奇迹,就不能不谈到中国模式,人们往往把中国模式与美国模式、前苏联模式并列,2012年在北京还召开了一次国际研讨会,讨论用北京共识(中国模中国模式是什么,不是什么?
中国模式是什么,不是什么?说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奇迹,就不能不谈到中国模式,人们往往把中国模式与美国模式、前苏联模式并列,2012年在北京还召开了一次国际研讨会,讨论用北京共识(中国模式)取代华盛顿共识(美国模式)的问题。把中国模式与美国模式或者前苏联模式相提并论是一种极大的误解。 乔舒亚·库珀·雷默是北京共识的鼓吹者,他说:“我把这种新的动力和 发展物理学称为北京共识,它取代了广受怀疑的华盛顿共识。” 无论美国模式,还是前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都是一套制度体系,是包括产权制度、分配制度、法律制度、信用制度等在内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它是相对稳定的、静止的,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不会变化,或者变化很小。而中国模式则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是旧制度向新制度过渡的一个路径,或者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道路上,制度是不断变化的,从70年代末的农村改革,到80年代的城市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双轨制到完全的市场经济,从国企改革到分税制的建立,几乎每隔三到五年,制度就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不可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找到两个相隔五年的时间点,说这两个时间点的制度基本上没有变化。在经济增长与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适应新的现实和未来变化的制度安排,这就是中国模式的实质。 与这一模式可以相提并论的是前苏联戈尔巴乔夫领导的改革模式和苏联解体后的苏东欧的变革模式:中国模式是在保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经济改革为主,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则是先从政治上进行改革;中国的改革是一种以帕累托改进为主的渐进式改革,而苏联解体后的苏东欧则是采用了“休克疗法”,一夜之间彻底改革了旧的制度。另一些可以比较的案例是拉美国家和亚洲四小,他们和中国一样,都是比经济欠发达国家追赶发达国家,中间也需要一系列的经济战略和制度变迁,但社会制度不同,大家选择的战略也不同。通过这样的比较既能看出中国模式的独特性与成功之处,也能够从正反两面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 杰弗里·萨克斯是饱受争议的“休克疗法”之父 把中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建设成为发达国家,仍然需要不断地根据现实情况和未来的变化进行制度上的探索,未来三十年,应该是每隔五到十年,都会有一个
中国模式是什么,不是什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