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导论(十五讲)第六讲文化事业与文化管理2006年10月24日北京大学理教107室向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双学位必修课——《文化产业导论》2007年9月-2008年1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录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改革方向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二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功能与目标分析三各国文化管理体制的比较四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五北京大学艺术学双学位必修课——《文化产业导论》2007年9月-2008年1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改革方向1、我国事业单位的基本概念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是现阶段我们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两个基本内容。这种认识经历了从自发走向自觉,市场驱动走向体制转向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属于意识形态的一个部门,主要是发挥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功能。文化部门属于文化事业单位,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中,经费由政府财政拨款,从业人员是国家干部,文化消费是公共福利事业。北京大学艺术学双学位必修课——《文化产业导论》2007年9月-2008年1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改革方向1、我国事业单位的基本概念1984年,全国编制工作会议印发的《关于国务院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例行办法》把事业单位定义为:凡是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从事为国民经济、人民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等服务活动,不是以国家积累资金为直接目的的单位。事业单位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主要涉及到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勘察设计、勘探、新闻出版、交通、气象、地震、海洋、环保、测绘、标准计量、知识产权、进出口商检、物资仓储、城市公用、社会福利、经济监督、农林牧水、信息咨询、机关后勤服务及其他相关行业和领域。我国事业单位近130万家,近3000多万事业人员,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约20%左右。北京大学艺术学双学位必修课——《文化产业导论》2007年9月-2008年1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改革方向?2、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特征与弊端?(1)事业单位地位与功能的政治化?(2)事业单位机构的行政化?(3)事业单位经费的财政供给化?(4)事业单位资源配臵的非社会化?(5)事业单位职能范围的扩大化北京大学艺术学双学位必修课——《文化产业导论》2007年9月-2008年1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改革方向?3、我国文化事业体制的主要弊端?(1)文化事业高度意识形态化?(2)文化单位所有制单一化?(3)文化机构行政化?(4)文化管理体制僵化?(5)文化运行机制僵化北京大学艺术学双学位必修课——《文化产业导论》2007年9月-2008年1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改革方向?4、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第一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1)新中国建国前的基本情况?(2)新中国成立后的公有化运动?(3)管理经验的缺乏,总结解放区管理经验,借鉴苏联的经济管理模式?(4)人们对于“事业”在思想理论上的片面认识?中国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也曾推动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北京大学艺术学双学位必修课——《文化产业导论》2007年9月-2008年1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改革方向?4、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第二个时期:1977年至今?1977年到1992年,文化体制改革的提出和初步实施阶段?1992年到2002年文化体制改革的政事分开阶段:?2002年至今,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阶段?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确定了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等九个省市为综合性试点地区,另有35家新闻出版单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文艺创作演出单位、文化企业单位等承担了具体的试点任务。?2005年12月,《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北京大学艺术学双学位必修课——《文化产业导论》2007年9月-2008年1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改革方向?5、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基本经验?(1)管理高度集权——简政、放权、搞活?(2)服务公益与福利——创收、让利、免税?(3)条块分割、相互封闭与自我服务——开放、协作、联合?(4)国家包办——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5)“一次分配定终身”、”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人才积压浪费”、“人满为患”——”业余
文化产业导论(十五讲)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