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硕士研究生读书笔记报告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在疾病中的应用
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以更深层面的去了解临床疾病,加深护理人员的工作,避免单纯的以固定死板的模式进行护理工作。下面我通过跟进一步的文献查阅学习从更广阔的面去了解了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除BMP-1外其余均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及还有骨形成蛋白2和4) 。BMP是低分子量(约30,000Da)、不含胶原的糖蛋白, 成熟BMP分子是由一个依赖半胱氨酸二硫键固定的双链(每链含有400个氨基酸)多肽二聚体分子,而且重要的结构40%~50%与TGF-β高度同源。BMP是以一个大的前体蛋白的形式合成的,包括信号肽部分、前结构域和羧基末端区,蛋白水解酶将羧基末端从前体蛋白切割下来后即形成二聚体。二聚体是BMP活性形式,BMP既可以2个相同的链形成的同源二聚体起作用,也可以2个不同的链形成的异源二聚体起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发现它是一个多功能因子 ,在胚胎发生和发育、组织与细胞的分化和增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BMP家族至少包括40个成员 ,至今已鉴定了的 BMP有 15 种之多 ,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 -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2β,TGF2β)家族 ,以功能域的同源性为基础 ,它又分成几个 BMP超家族 ,即 BMP22、4 超家族 ,BMP25、6、7、8超家族 ,生长分化因子 - 5(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factor ,GDF25) 、GDF26(BMP213) 、GDF27(BMP212)超家族 ,以及BMP23与 GDF210(BMP23b)超家族。其中 , BMP24 在中胚层的诱导发育、牙齿发育、四肢形成、骨诱导、骨折修复中 ,都是重要的调节因子。下面主要对骨形成蛋白4和骨形成蛋白2作一下介绍。
一、骨形成蛋白4
(1) BMP-4 作用机制 作为分泌配体 ,BMP-4 与其它TGF2β家族成员一样 ,它先与同族跨膜丝氨酸 - 苏氨酸激酶Ⅱ型受体 (BMPR Ⅱ) 结合 , 之后再与 BMP Ⅰ型受体(BMPR Ⅰ, ALK2 , ALK3 , ALK6) 形成复合物。BMPR Ⅱ使BMPR Ⅰ磷酸化 ,磷酸化的 BMPR Ⅰ又依次使下游的胞质信号蛋白 ,包括 Smad1、Smad5、Smad8 磷酸化。随后 ,磷酸化的Smads与共同的效应器 Smad4 形成复合物 ,该复合物转移入核内而调节基因。
(2) BMP-4信号转导的调控 BMP信号转导途径受多水平的调控。在细胞外水平 , BMP24 受结合蛋白如 chordin 与noggin的调节 ,它们抑制细胞表面受体活性 ,防止功能受体复2,3合物的形成 ; BMP-4 受蛋白酶 tolloid 的调节 ,它分解chordin并释放有活性的BMP-4 , BMP24 还与细胞表面硫肝因的表达蛋白糖(HSPGs)结合 ,它们的结合可以促进或抑制BMP-4 的活性; B
细胞生物读书报告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