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教学目的
1.认识“夜、落、少、村、扬、烟、童、散、忙、趁、纸”12个生字。
2.会写“少、处、忙、村、知、放、春”7个字.
3.学习“竖心旁"“木字旁”“失字旁”“反文"4个部首.
古诗两首
教学目的
1.认识“夜、落、少、村、扬、烟、童、散、忙、趁、纸”12个生字。
2.会写“少、处、忙、村、知、放、春”7个字.
3.学习“竖心旁"“木字旁”“失字旁”“反文"4个部首.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按正确笔顺书写7个会写字,。(精品文档请下载)
2。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情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首儿歌,你们能背下来吗?(全班齐背两首儿歌)
背得真好!对于春天,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指名说话,进展语言训练,同时激发学习情趣)
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和我们一样,古时候的文人也作了很多诗来赞美春天。请看这首诗(图片(或看书)出示《春晓》诗文。)。(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读课文,读准字音:
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节、结合上下文猜字、问同学、问老师等。)
1.检查读音情况:
(1)抽读卡片指名、开火车认读:夜、落、少、、知、处。
(2)讨论认准这些字的方法:春
三、再读诗文:检查读音.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读。
3.指名读.
四、识字、理解、感悟、朗读:
学生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详细解决问题:
(1)理解题意,学习“春”。理解“晓".
A学习“春”时可以采取猜字谜的形式:“三人观日"。既而理解“春”的意思,指名进展组次练习。
B读题目质疑(假设学生初读时已经提出就直接解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C结合“日字旁"理解字义-—和太阳有关。指早晨.
D再读课题,导入:这首诗表现的是春天早晨怎样的景象呢?
(2)分别朗读每一个诗句,感受其中的意境:
A:春眠不觉晓::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通过图片演示,理解“处处”。(分别在不同的方位出现小鸟及叫声,使学生如临其境。)引导朗读:处处/闻啼鸟。(精品文档请下载)
学习“处”:分析字形:半包围构造,先外后内。和“外”、“夜”比照记忆。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通过图片或图片展示被春雨打落的花瓣,使学生感受诗人对落花的怜惜之情。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感。(精品文档请下载)
D:学习“知":分析构造,认识“失字旁”.重点指导第四笔不出头、第五笔是点.
E:学习“少”: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字容易错的地方,
古诗两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