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课件
安全评价的目的:
◆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
◆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创造条件.
安全评价的意义:
◆安全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火灾。
续前
◆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上石场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冒顶片帮。
续前
◆透水。
◆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高辐射、非电离辐射)及其他有害因素等7类 。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遵循的原则
◆科学性
◆系统性
◆全面性
◆预测性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注意的问题
(1)为了有序、方便地进行分析,防止遗漏,宜按厂址、平面布局、建筑物、物质。生产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公用工程)、作业环境等几个方面,分别分析其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列表登记,综合归纳。
(2)对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诱导原因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计划提供依据。
(3)对重大危险、危害因素,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输、操作时的危险、危害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危害因素。
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属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是否属于粉尘、潮湿或腐蚀环境。在这些环境中工作时,电气设备是否满足相应要求;
是否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
是否属国家规定的淘汰产品;
用电负荷等级对电力装置的要求;
电气火花引燃源;
续前
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护、电气安全距离等是否可靠;
是否根据作业环境和条件选择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值和设施是否符合规定;
设备的防雷、防静电措施是否可靠;
设备的事故照明、消防等应急用电是否可靠;
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是否可靠。
特种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起重机械:
翻倒
超载
碰撞
基础损坏
操作失误
负载失落
厂内机动车辆
翻倒
碰撞
超载
楼板缺陷
载物失落
火灾与爆炸
传送设备
夹钳
擦伤
卷入伤害
撞击伤害
锅炉和压力容器
常见的锅炉压力容器失效有泄漏和破裂。所谓泄漏是指工作介质从承压元件内向外漏出或其他物质由外部进入承压元件内部的现象。如果漏出的物质是易燃、易爆、有毒物质,不仅可以造成热(冷)伤害,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腐蚀或环境污染。所谓破裂是承压元件出现裂缝、开裂或破碎等现象。承压元件最常见的破裂形式有韧性破裂、脆性破裂、疲劳破裂、腐蚀破裂和蠕变破裂等。
建筑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和挤压伤害
电击伤害
机械伤害
火灾或爆炸
交通事故
职业病或其他疾病
拆除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拆除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建筑物、构筑物过早倒塌以及从工作地点和进人通道上坠落。产生此类危险、有害因素的根本原因是拆除工作不按计划和程序进行所致。
重大危险源辨识
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的数量及其他存在的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设施和场所。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
对于某种、某类危险物质或某种危险能量规定的数值。
辨识依据
q1/Q1+ q2/Q2+…… qn/Qn≥1
重大危险源分级
尾矿库
危险源级别
库容/万m3
坝高/m
一级
二级库具备提高级别条件者
二级
V≥10000
H≥100
三级
1000≤
安全评价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