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二级结论集“二级结论”,在做填空题或选择题时,就可直接使用。在做计算题时,虽必须一步步列方程,一般不能直接引用“二级结论”,运用“二级结论”,谨防“张冠李戴”,因此要特别注意熟悉每个“二级结论”的推导过程,记清楚它的适用条件,避免由于错用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下面列出一些“二级结论”,供做题时参考,并在自己做题的实践中,注意补充和修正。一、,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三个大小相等的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度。:???sinsinsin321FF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μ=tgα5.“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同一根绳上的张力处处相等,、静摩擦力由其他外力决定,滑动摩擦力f=μN中N不一定是mg。静/动摩擦力都可与运动方向相同。8、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不一定等于重力G。,其中一分力F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2。9、力的相似三角形与实物的三角形相似。FF1已知方向F2的最小值mgF1F2的最小值FF1F2的最小值FF1F2二、运动学1、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2、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V=V2/t=221VV?=TSS221?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的位移之比:SⅠ:SⅡ:SⅢ=1:3:5位移等分:t1:t2:t3=4、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s/2=22221VV?,Vs/2>Vt/2纸带点迹求速度加速度:Vt/2=TSS212?,a=212TSS?,a=21)1(TnSSn??5、自由落体:Vt(m/s):1020304050=gtH总(m):5204580125=gt2/2H分(m):515253545=gt22/2–gt12/26、上抛运动:对称性:t上=t下V上=-V下有摩擦的竖直上抛,t上<t下7、物体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做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以a2减速,再经时间t后回到出发点则a2=3a1。8、“刹车陷阱”,应先求滑行至速度为零即停止的时间9、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S=At+Bt2式中a=2B(m/s2)V0=A(m/s)10、在追击中的最小距离、最大距离、恰好追上、恰好追不上、避碰等中的临界条件都为速度相等。11、小船过河:⑴当船速大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船vdt/?②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最短s=dd为河宽⑵当船速小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船vdt/?②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最短航程s船水vvd?.dV船V合V水12、绳端物体速度分解三、运动和力1、沿粗糙水平面滑行的物体:a=μg2、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a=gsinα3、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a=g(sinα-μcosα)4、沿如图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5、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系,若力是作用于1m上,则1m和2m的相互作用力为212mmFmN???与有无摩擦无关,平面,斜面,,在临界情况下,a=gtgα光滑,相对静止弹力为零相对静止光滑,弹力为零vvθ2θω平面镜点光源α增大,时间变短当α=45°,刚好脱离时。弹力为零,此时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之前整体分析,,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速度为零时,:a方向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匀减速下降)失重:a方向竖直向下10、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VM=p/f11、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不论是绳还是弹簧:剪断谁,谁的力立即消失;不剪断时,绳的力可以突变,、传送带问题: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小物体无初速放上,达到共同速度过程中,相对滑动距离等于小物体对地位移,摩擦生热等于小物体的动能13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克服摩擦力做功W=μmgS14、平抛速度反向延长交水平位移中点处,速度偏角的正切值等于2倍的位移偏角正切值。斜面上起落的平抛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是定值。gaFFaFFBBSS四、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一)1、向心力公式:vmRfmRTm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