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章节读书笔记作文.docx道德经章节读书笔记作文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猷橐籥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现代汉语阅读”不是倾向于天地 , 一切都会生活 ; 圣人还是自私先后翦灭了东方的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实现了全国统一,并且实现了“车同辙、书同文”,修筑长城、建造秦直道、阿房宫,北击匈奴、南开百越,等等一系列的改革与政务,迫使当时的管理机构难以应对、百姓也不堪重负。以他的能力与威望尚且可以维持这个其实并不稳定的社会,但在他死后就继承者根本无法驾驭。
以当今互联网社会来说,海量的资讯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涉世未深的学子往往以浮光掠影的态度去吸收这些资讯,并为此而自豪,进而追求更多地去获得这些所谓的“知识”,却不能获得真正的学问和人生真谛,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没有对这些资讯自觉地进行甄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反被海量资讯所累,找不到方向,甚至走错道路。因此,在当今社会中,坚持心中的道尤为可贵。
【道德经读书笔记摘抄】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也。金玉盈室,
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解读】端着装满水器具走路,水必定溢出来,不如放下来。已经锋利的兵器
还继续锤打,想让它更锋利,这种状态无法长久保持。家里金玉满堂,未必能够守得住。富贵
再加上骄横,盛气凌人,这是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功成身退,这是天之道也。
【道德经读后感赏析】
这一章是关于太多。一切都不能追求完美 , 这一点后极端 , 朝着相反。
有个故事。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 ?”对曰:“数战数胜。”文侯
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 . 兵以此亡何也 ?”李克曰:“数战则民疲 ; 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
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为什么屡战屡胜反而是一个国家灭亡
的原因 ?因为屡战屡胜之后,国君骄傲,听不进不同意见,尤其是与自己不一致的意见。百姓
疲惫,国家渐渐缺少了战争持续支撑的力量,而国君仍然穷兵窦武,国家岂能不亡 ?
持满之戒是中国人的智慧,告诫不要把事情做到极致,留有余地。在大海游泳的时候,离开海岸之后一定要留一半力气让自己游回来。登山家们的经验就是,不能把体力都用于登顶上,一定要保持足够的体力使自己能够安全回来。
“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也”,告诫我们做事不要太极端。有的家庭,特别是条件非常好的家庭,或者一些非常窘迫的家庭,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考试非要班级第一,甚至还要求年级第一,等等。结果孩子的压力也特别大,最后身心健康出现问题,可能上学都有困难。这些家长最好能够学点道德经,没有必要为最后的几分钻牛角尖,极端的做法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
古人常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关键的着眼点是在财上还是人上。顺丰的王卫说,赚钱没什么了不起的,其实这事跟你的福报有关。读后感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先生在《保富法》
一书中说,发财其实不难,保财才是最难的。他分析的主要原因是为富者没有给后代留下好的价值观,他们的着眼点全在钱上。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企业兴旺败落的过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
道德经章节读书笔记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