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四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1
一、多音字
看 kàn( 看望 ) 角 ji ǎo( 角落 ) kān( 看守 )ju é(角色 )
供 g蜓:蜻蜓 蜻蜓点水
茅:茅草 茅屋 茅庐 茅厕 茅舍 茅棚
檐:屋檐 房檐 帽檐 廊檐 飞檐走璧
翁:老翁 渔翁 翁婿 主人翁 塞翁失马
锄:锄草 锄田 铁锄 锄头 锄奸
赖:依赖 抵赖 诬赖 赖账 百无聊赖
剥:剥削 剥夺 剥离 盘剥 生吞活剥
多音字:
宿: sù宿舍 xi ǔ一宿 xi ù星宿
剥: bō剥削 b āo 剥皮
形近字:
徐(徐缓) 途(路途) 篱( 篱笆)离(离开)
疏(疏远) 蔬(蔬菜) 蜻( 蜻蜓)晴(晴朗)
茅(茅屋) 矛(矛盾) 赖( 依赖)懒(懒散)
课外扩展:
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 ( 其三十一 )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课后习题答案: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
1、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儿童们奔跑着,追寻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黄色蝴蝶飞入一片金灿灿的黄色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急”“追”这两个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无处寻”
三个字让我们仿佛看见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 搔首踟蹰, 不知所措的儿童形象。
场景:一个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 眼看就要追上蝴蝶了, 他不由得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可是蝴蝶扑闪着翅膀就飞进了黄灿灿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篱
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 门前没有人走动, 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蜒飞蝶舞,以动衬静。
场景:夏天白天变长了,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农民们早出晚归, 在田间辛勤地播种、 锄草 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
越来越短,路上没有人经过。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飞
过。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
剥莲蓬。
诗意: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 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 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 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这两句话刻画了锄豆的大儿子、 编鸡笼的二儿子、 剥莲蓬的小儿子。重点刻画了小儿子。“喜”和“卧”用得好。“喜”字
可以说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 小儿子的顽皮和淘气, 为这幅乡村图增添了更为祥和更为温馨的气氛, 使它霎时有了生机, 有了光彩。“卧”字使用得最妙, 它把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时的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样子和盘托出,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场景:勤劳的大儿子正在小溪东面的豆田里锄草 ; 二儿子正在院子里用灵巧的双手编织鸡笼 ; 可爱的小儿子,正卧在溪边,开心地哼着歌儿剥莲蓬。
《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
[ 宋] 杨万里
篱落 / 疏疏 / 一径深,
树头 / 新绿 / 未成阴。
儿童 / 急走 / 追黄蝶,
飞入 / 菜花 / 无处寻。
作者介绍:
杨万里 (1127 年— 1206 年) 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文学家、
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 又作“中兴四大诗人” )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

四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淘气小宇
  • 文件大小78 KB
  • 时间202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