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doc.doc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内容摘要:新农村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是当前工作的重点。本文试从经济角度出发,探讨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土地制度现代农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归纳为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温家宝总理还在他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这20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这严重制约着我同志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不稳定。城市搞的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p65]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就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快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人口,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一)农业已经没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农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近10亿的农业人口,其中农业劳动力至少4亿。耕地19亿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不到2亩地,每个农业劳动力不到5亩地。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业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增长的空间受到制约。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农民的人均收入也很难有大的突破。即使按照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求,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最大需求量也不应当超过4000万人。按每个农户3口之家计算,,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我国10亿农民,其中至少80即8亿农民,属于“多余”人口,应当转移出来。他们要想在农村就地消化,就地脱贫,永远不可能。尽快的、大规模的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这里所说城市化,不是城镇化,参见严伟建设新农村不是把农民留在农村[J]社会科学战线2006(2))(二)城市化的理由。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就越高。2000年,上海城市化水平位居全国第一,其农民收入全全国最低,农民收入也是全国最低。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是高土地利用率。假设10亿农村人口进入沈阳这样的大城市,总计占地月50000平方公里,而进入小城市面积将扩大十倍,至少五倍,达50万或25万。可以节约45万或20万。对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仅此一项就充分地证明我们必须走城市化道路。要实现城市化,又要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就只能选择大城市。二是大城市容纳和消化农村人口的能力强。现在,我国每年农村常年外出打工人口约为6000—8000万。其中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的农村打工人口就超过1500万。全国的农村进城打工人口主要集中的大城市。小部分集中在中小城市。这个情况表明,只有大城市才有更多的资金,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容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可能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拥有十几个、几十个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城市,我们的农村人口数量就不会像目前这样庞大。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就采取

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经典书馆
  • 文件大小122 KB
  • 时间201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