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概念归纳
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归纳——上下册
一、经济学十大原理
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有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
十二、税制的设计
78、预算盈余: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
79、预算赤字: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
80、平均税率:总收入除以支付的总税收。
81、边际税率:增加1美元收入支出的额外税收。
82、定额税:每个人等量的税收。
83、受益原则:认为应该根据人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的思想。
84、支付能力原则原则: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可以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的思想。
85、纵向平等:主张支付能力高的纳税人应该交纳更多税的思想。
86、横向平等:主张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交纳等量税收的思想。
87、比例税:高收入纳税人和低收入纳税人交纳收入中相同比例的税收。
88、累退税:高收入纳税人交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低于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
89、累进税:高收入纳税人交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高于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
十三、生产成本
90、总收益:企业出售其产量所得到得量。
91、总成本:企业购买生产投入所支付的量。(劳动、土地、资源)
92、利润:总收益减总成本。
93、显性成本: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94、隐性成本:不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95、经济利润:总收益减总成本,包括与隐性成本。
96、会计利润:总收入减显性成本。
97、生产函数: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98、边际产量:增加的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99、边际产量递减: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
100、固定成本(FC):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101、可变成本(VC):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102、平均总成本(ATC):总成本除以产量。(=总成本/产量)(=TC/Q)
103、平均固定成本(AFC):固定成本除以产量。(FC/Q)
104、平均可变成本(AVC):可变成本除以产量。(VC/Q)
105、边际成本(MC):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
TC/⊿Q)
106、有效规模: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107、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
108、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
109、规模收益不变: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保持不变的特性。
十四、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110、竞争市场:有许多交易相同产品的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市场。
111、平均收益:总收益除以销售量。
112、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变动。
113、沉没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十五、垄断
114、垄断企业: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惟一卖者的企业。
115、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
116、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
十六、寡头
117、寡头:只有少数几个卖者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的市场结构。
十七、垄断竞争
118、垄断竞争:许多出售相似而不相同的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119、勾结:一个市场上的企业之间就生产的产量或收取的价格达成的协议。
120、卡特尔:一致行动的企业集团。
121、纳什均衡: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所有其他主体所选战略为既定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最优战略的状态。
122、博弈论:研究人们在各种策略情况下如何行事。
123、囚徒困境:两个被捕获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124、占优(优势)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的策略。
十八、生产要素
125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投入。
126生产函数: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127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的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
128边际产量递减:一单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性质。
129边际产量值: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该产品的价格。
130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
十九、收入与歧视
131补偿性工资差别:为抵消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而产生的工资差别。
132人力资本:对人的投资的积累,如教育和在职培训。
133工会:与雇主谈判工资和工作条件的工
曼昆-经济学原理-概念归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