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
:①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来讲,物品是稀少短缺的
②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并不意味着稀少,而指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有其他经济物品交增加而非消费的增加)
GDP=C消费(不包括建造房屋)+I投资+G政府购买(不含转移性指出,公债利息等,如:救济金,财政补贴等)+X-M
(X出口M进口,净出口)
B收入法(供给法):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起来
要素报酬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厂商收入
C生产法(部门法)
注:投资:今年卖掉去年的存货对GDP无影响,但消费增加;出国买香水,消费增加,进口也增加。GDP不变
名义GDP:用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准确反映经济变化)
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的当年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假象)
: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即在普通家庭的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选择基年,通货膨胀率=去-今/今)
第2章
经济增长率:每小时工人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
(y为总产量,t为时期)
作用:提高生活水品
决定因素:物资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
公共政策: 储蓄,投资,教育,自由贸易,研究与开发,产权与政治稳定,人口增长
第3章
(y与p右下斜)
总需求=GDP=总供给
G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总需求函数
(1)a 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
b 实际货币:以实物形态衡量亮的货币
c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价格上升,人们变的相对贫困,则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降低,则消费水平和总需求量降低
(2)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价格上升,则利率上升(同向变化),则投资和产出(反向变化)降低
(3)与净出口:外贸效应:价格升高,则出口减少,进口增多,则净出口减少
②AD函数曲线变化:水平移动由于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旋转移动由于价格,斜率绝对值越大表示对价格越迟钝
2.①古典供给曲线(价格与总产量之间的关系)(垂直)
: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不受价格影响垂直横轴(最终会充分就业)
含义:增加需求,不会增加产出,只会造成物价上升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倒L型)(时常不能充分就业)
假设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不能进行调整到达最大国民收入之后,价格再怎么涨,国名收入也不增加
③常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价格降低,供给减少)
粘性工资理论:工人会对工资的下降进行抵抗,因此,工资只能上升不可下降,但由于货币幻觉,工人会抵抗价格水平不变的工资下降,却不会抵抗工资水平不变的价格上升
④短期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稳定物价
第4章
(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 c 消费= c (y) 收入
2线性消费函数(随收入增加APC,MPA减少):
c = a 自发性消费+ b边际消费倾向 y (1 > b > o)
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例
(1)APC平均消费倾向= c / y , APC < 1 则消费<收入,产生储蓄
(2)MPC边际消费倾向=△c / △y ( 1 > MPC > 0)
3储蓄(随收入的增加APS,MPA增加)
线性储蓄函数:s储蓄=y收入-c消费=y – ( a + by )= -a + (1 – b )y [a >0 , 1> b>0 ]
APS平均储蓄倾向
MPS边际储蓄倾向
4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互补函数
由y=s+c ,同除y,则 1=APS+APC , 同理1=MPS+MPC
5投资的决定(资本的形成)
决定投资的经济因素:a 利率(与投资反向变化)b 预期利润 (同向)c 折旧(同)d 预期通货膨胀率(同)
投资函数(减函数):
投资于利率之间的关系 I = I (r),I= e自主投资 – d投资系数r利率
6 IS方程
均衡条件时I = S
S=-a+(1-b)y , I=e-dr .所以 –a +(1-b)y =e – dr 得出 y 与 r的表达式
注:r =f(y)时斜率1-b/d表示产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越大越敏感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的左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
7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