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送别 (3).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送别》
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精读课文,感受话别的情景.
从诗和文的意境中体会诗人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两位诗人话别的情景。
《黄鹤楼送别》
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精读课文,感受话别的情景.
从诗和文的意境中体会诗人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两位诗人话别的情景。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和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古时候,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人们往往一别数年也难以相见,因此古人更重离别。送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年轻的诗人李白正在长江边的黄鹤楼为朋友孟浩然饯行。假设你是李白,想在诗中写些什么呢?
这就是李白为孟浩然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一起读一读。
上节课我们初步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比较一下,李白写的这首送别诗和你们想写的送别诗相比,有什么不同?(没有直接抒发感情,而是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
李白的这首诗叙了事,写了景,唯独没有提到情。那么,他在诗中终究要抒发什么情,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对这首送别诗情有独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黄鹤楼送别》。
学习第1、2自然段
读读课文1、2自然段,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风光?
长江边百花盛开,繁花似锦,烟雾迷蒙,柳絮飘飞,这美妙的景象浓缩成一个词语,就是——烟花三月。就在这江南名楼-—黄鹤楼上,,前往繁华的扬州城。(齐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此时此刻,李白和孟浩然是怎样的心情呢?
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分开谁,这就是“惜别”,再加上“依依"两字,更让我们感受到两人深沉的感情,读好这个词语。(板书:依依惜别)
他们是怎么依依惜别的?用“_________”划出。
提示:什么叫“饯行”?它和“送行”一样吗?(摆了酒席相送,比较隆重)
提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一会儿……”,他们真是要欣赏江边美景吗?他们是借景隐藏——依依惜别之情,隐藏—-即将离别的伤心。
指导朗读:满目美景无心欣赏,此时无声胜有声。让我们读读第1、2自然段,体会他们深藏在心底的离别之情。
学习第3自然段
离别的时间越来越近,搁在心里的话语再也藏不住了。读读李白的话,你从他的语言中感受到了什么?在文中作批注式阅读.
提示:李白的话中永了几个“您"?除此之外,李白对孟浩然还有那些称呼?
李白鄙视权贵,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为什么独独对孟浩然这样敬仰?(课前请大家搜集孟浩然的资料,交流)(孟浩然,唐代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和王维齐名,史称“王孟”。他曾经做过官,后来辞官,归隐田园。孟浩然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炎附势,为世人所仰慕)
1)孟浩然一生洁身自好,不愿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所以说——您的人品令人敬仰.
2)孟浩然一共写了260多首诗,有很多还流传至今,比方说我们学过的《春晓》,还记得吗?所以说——,已经是名扬天下的大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给出了初出茅庐的李白很多帮助,正所谓千金易

黄鹤楼送别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keck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3-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