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方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5页
化疗药物作为细胞毒的药物,选择性不高,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增生活跃的骨髓、胃肠道粘膜、生殖细胞、毛发和肝、肾等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5,开始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至WBC再次恢复到10,000/mm3时停止。
治疗:
化疗后出现粒细胞减少(<×10/L)或粒细胞缺乏(<×10/L)时用CSF至白细胞数再次恢复到10,000/mm3。
部分患者用CSF可能引起骨痛,用镇痛药或停药后可缓解。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5页
粒细胞输注标准:
ANC<500/mm3 伴严重感染应用适当的抗菌素24~48小时无效;
ANC<500/mm3 伴不明原因发热用广谱抗菌素无效;
骨髓严重抑制时,输注异体WBC可能会出现致命的输血性移植物抗宿主/tGVHD。
粒细胞数>500/mm3或感染控制即应停止输注粒细胞。
输注粒细胞可能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用消炎镇痛药可缓解。
输注粒细胞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5页
㈡.贫血
原因:
失血、缺铁、维生素缺乏、化疗、内照射、干细胞受损、溶血、脾亢、药物毒性、肿瘤侵犯骨髓等。增加化疗剂量、多疗程重复化疗,较常规化疗更易损伤干细胞,引致贫血。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5页
治疗原则
癌症患者因化疗致血红蛋白(Hb)低于11g/dL,排除其它原因所致贫血,可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
贫血症状严重或Hb低于8g/dL时,可考虑输注红细胞(RBC)治疗。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5页
㈢.血小板减少
导致白细胞减少的抗肿瘤药物大多会同时引起血小板降低,以血小板减少为剂量限制性毒性的药物主要有卡铂、健择、亚硝脲类等,丝裂霉素反复应用时常可至慢性血小板减少。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5页
治疗原则
防止出血
应用造血生长因子
输注血小板
能口服的药物尽量不要注射,如必须进行注射,常用棉球按压针眼直至出血停止。特别是当血小板≤×109/L时,输液结束拔针后一定要压迫血管2~4min。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5页
应用造血生长因子
IL-3、IL-6、IL-11、TPO具有升高血小板的作用,其中IL-11和TPO已进入临床应用。
血小板低于(40~60)×109/L并有可能继续下降时,可考虑使用IL-11或TPO;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5页
输注血小板
输注血小板标准:
≤5,000×109/L;
6,000~10,000×109/L,伴有出血倾向或发热38℃或急性感染;
11,000~20,000×109/L,伴有出血;
>20,000×109/L,伴有威胁生命的出血。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5页
恶心、呕吐
腹泻
口腔炎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5页
WHO分级
胃肠道
0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口腔
无
红斑、疼痛
红斑、溃疡、可进食
溃疡,只进流食
不能进食
恶心、呕吐
无
恶心
暂时性呕吐
呕吐,需治疗
难控制的呕吐
腹泻
无
短暂性(<2天)
能耐受(>2天)
不能耐受,需治疗
血性腹泻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5页
㈠.恶心、呕吐
类别
内容
特点
急性呕吐
应用抗癌药物后24小时内发生
多发生于用药后1~2小时
特别多见于初次化疗者
迟发性呕吐
应用抗癌药物后超过24小时发生
有时可持续数日
预期性呕吐
下次应用抗癌药物之前发生
是一种条件反射
易感性由多种因素决定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5页
强致吐药(>75%)
中度致吐药(50%~75%)
弱致吐药(<50%)
顺铂(>40mg/m2)
环磷酰胺(>1g/m2)
阿糖胞苷(>1g/m2)
阿霉素(>60mg/m2)
氨甲蝶呤(> )
丝裂霉素(>15mg/m2 )
顺铂(<40mg/m2)环磷酰胺(200mg/m2~1g/m2)
阿糖胞苷(200mg/m2~1g/m2)
柔红霉素
阿霉素(<60mg/m2)氨甲蝶呤(100mg/m2~)
丝裂霉素(<15mg/m2)
博来霉素
环磷酰胺(<200mg/m2)阿糖胞苷(<200mg/m2)氟尿嘧啶
氨甲蝶呤(<100mg/m2)紫杉醇
长春花碱
长春新碱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5页
药物种类
代表药物
副作用
吩噻嗪类
丙氯拉嗪 、硫乙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方法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