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脏猝死的利剑―ICD
陈少伯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2005至2007,不到3年的时间里,高秀敏、马季、侯耀文三位演艺界著名艺人因为心脏猝死离开人世,他们的猝然离世为人们敲响了警钟: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小心心脏性猝死!预防心脏猝死的利剑―ICD
陈少伯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2005至2007,不到3年的时间里,高秀敏、马季、侯耀文三位演艺界著名艺人因为心脏猝死离开人世,他们的猝然离世为人们敲响了警钟: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小心心脏性猝死! 据估计,全球每年约300万人发生猝死,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差不多一分钟就有一个人因为猝死离开这个缤纷的世界,在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 ,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猝死的总人数约为 。
什么是心脏猝死?是指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以意识丧失为先导的自然死亡,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其主要特点表现在:突发性,从发作到死亡在1小时之内;隐蔽性,发生之前24小时内无预兆;紧迫性,发生后有效营救时间短暂(仅7—10分钟),致使近99%的患者失去救治机会, 因此,预防心脏性猝死在于措施采取要早!
谁会发生心脏猝死?研究表明,心脏猝死病因中,冠心病占80%,心肌病占15%,其它原因占5%。其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低下,曾经发生过心脏猝死,有心脏猝死家族史,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衰,遗传异常:如肥厚梗阻性心肌病、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是心脏猝死的高危人群。
心脏猝死发生后存活率有多大?即使在紧急救护系统非常完善/可早期给予除颤治疗的地区,心脏猝死的存活率仍很低,因为大多数心脏猝死发生时无旁人在场,或即便被发现,也很难在6-8分钟内给予有效的治疗,据统计,40%心脏猝死发生在睡眠时或没有旁人在现场的情况下,80% 心脏猝死发生在家里,院外心脏猝死的存活率仅5%。
心脏猝死最有效的治疗是什么?唯一有效的治疗就是电击除颤,时间是电击除颤的关键因素,从猝死发生开始,每耽误一分钟,存活率大概下降10%。除颤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普通体外除颤器,需要医生在场,一种是植入式复律除颤器(ICD),它能自动识别,及时电击除颤。
什么是ICD? ICD是植入型体内自动除颤器的简称。众所周知,心脏病患者的死亡中,大约一半属于猝死。造成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是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等。这些心律失常发生时必须被马上终止,但即使是在医院内,有时也来不及进行治疗。因为心室颤动发生时,心脏实际上不能射血,而脑缺血超过6秒钟就会发生晕倒。如果心脏停止射血达5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的机会低于20%。ICD就是用来随时终止这些严重心律失常的一种仪器,大量研究表明,ICD植入要较药物治疗有效得多。ICD的外观与起搏器类似,植入的部位也基本相同,但ICD要较常规的起搏器大。通常,ICD只有一条电极导线(植入右心室)。ICD可以随时检测出并判断患者所发生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并给予不同的处理,从而达到
预防心脏猝死的利剑―ICD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