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模控制
滑模施工的工程质量与平安技术
一、 质量控制
滑模工程施工应按?液压模滑动模板施工技术标准?〔GBJ113-87〕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跟班质量检查。
对于兼作结构钢筋的支承杆的焊接接头、预埋插等,均应作隐蔽工程验每层混凝土的浇灌厚度〔一般不宜超过30cm〕,尽量采用振动力较小的振捣器,以减小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4〕混凝土缺棱掉角
1〕原因分析:
模板滑升时棱角处的摩阻力比其他部位大,采用木模板时,尤为明显;
因模板提升不均衡,使混凝土保护层厚薄不匀,过厚的保护层容易开裂掉下;
钢筋绑扎不直,或有外凸局部,使模板滑升时受阻;
振捣混凝土时,碰到主筋〔尤其采用高频振捣器时〕,将已凝固的混凝土棱角振掉;
⑤棱角处模板倾斜度过大或过小。
2〕处理方法:
①采用钢模板或外表包铁皮的木模板,同时,将模板的角模处改为圆角或八字形,或采用整块角模,%~%范围内,以减小模板滑升时的摩阻力;
②严格控制振捣器的插入尝试,振捣时不得强力碰动主筋,尽量采用频率较低及振捣棒头较短〔如长度为250~300㎜〕的振捣器。
〔5〕保护层厚度不匀
1〕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入模浇筑时,只向一侧倾倒,使模板向一侧偏移;
②钢筋绑扎的位置不正确。
2〕处理方法:
①混凝土浇筑时,两侧同时入模,尤其注意不得由吊罐直接向模板一侧倾倒混凝土;
②经常注意检查和保持钢筋位置的正确。
〔6〕蜂窝、麻面、气泡及露筋
1〕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振捣不匀;
②石子粒径过大、钢筋过密或混凝土可塑性不够,因石子阻挡,水泥浆振不下去;
③混凝土接搓处停歇时间过长,而且未按施工缝处理。
2〕处理方法:
①改善振捣质量,严格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石子的粒径;
②混凝土接搓处继续施工时,应先浇灌一层按原配合比减去石子的砂浆或减去一半石子的混凝土;
③对于已出现蜂窝、麻面、气泡及露筋的混凝土,脱模后,应立即用水泥砂浆修补,并用木抹搓平,做到颜色及平整度一致。
三、滑模施工的平安技术
滑模施工工艺是一种使混凝土在动态下连续成型的快速施工方法。施工过程,整个操作平台支承于一群靠低龄期混凝土稳固且刚度较小的支承杆上,因而确保滑模施工平安是滑模施工工艺的一个重要问题。
滑模施工中的平安技术工作,除应遵照一般施工平安操作规程外,尚应遵照?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平安技术规程?〔JGJ65—89〕规定,在施工前制定具体的平安措施。
2〕一般规定
1. 滑模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工程结构和施工特点以及施工环境、气候等条件编制滑模施工平安技术措施,作为滑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局部,报上级平安和技术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滑模工程施工负责人必须对平安技术全面负责。
2. 滑模施工中必须配备具有平安技术知识、熟悉平安规程和?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标准?的专职平安检查员。
平安检查员负责滑模施工现场的平安检查工作,对违章作业有权制止。发现重大不平安问题时,有权指令先行停工,并立即报告领导研究处理。
3. 对参加滑模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和平安教育,使其了解本工程滑模施工特点、熟悉平安规程有关条文和本岗位的平安技术操作规程,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主要施工人员应相对固定。
4. 滑模施工中应经常与当地气象台、站取得联系,遇到雷雨、六级和六级以上大风时,必须停止施工。停工前做好停滑措施,操作平台上人员撤离前,应对设备、工具、零散材料、可移动的铺板等进行整理、固定并作好防护。全部人员撤离后,立即切断通向操作平台的供电电源。
5. 滑模操作平台上的施工人员应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及其他不适应高空作业疾病的,不得上操作平台工作。
2〕 施工现场与操作平台
1. 在施工的建〔构〕筑物周围,必须划出施工危险警戒区,警戒线至建〔构〕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施工对象高度的1/10,有不10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平安防护措施。
危险警戒线应设置围栏和明显警戒标志,出入口应设专人警卫,并制定警卫制度。
2. 危险警戒区内的建筑物出入口、地面通道及机械操作场所,。
滑模工程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上、下工作面间,应搭设隔离防护棚。
各种牵拉钢丝绳、滑输装置、管道、电缆及设备等,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平安防护棚的构造应满足以下要求:
〔1〕防护棚结构应通过计算确定;
〔2〕棚顶一般可采用不少于二层纵横交错的木板〔木板厚度不小于3㎝〕或竹夹板组成,重要场所增加一层2~3㎜厚的钢板;
〔3〕建〔构〕筑物的内部防护棚,应从蹭向四周留坡,外〔四周〕防护棚应做成向内留坡〔外高内低〕,其坡度均不小于
最新滑模控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