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教育刍议.doc1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教育刍议【摘要】从高职院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读者需求的变化以及馆员自身发展的角度,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教育当前,高职教育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各院校在图书馆建设上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图书馆向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使图书馆的软硬件环境都得到了很大改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馆员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刻不容缓。一、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一)职业精神图书馆的职业精神是图书馆馆员在职业活动中共同信奉的原则和理想。它是图书馆馆员价值追求、社会责任、职业信念的集中体现,是激励图书馆馆员完善自我、不断进取的内在动力。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图书馆的职业价值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培育,同时,也影响了图书馆的职业形象。要想提高图书馆的职业形象,2必须首先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水平和层次,需要激励图书馆工作人员有效运用能够掌握的所有资源,为社会提供最大限度的文献信息服务,这是图书馆活动的科学起点,同样也是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基础。(二)职业素养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是指在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读者之间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基本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品质。长期以来,人们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图书借还、保管与储藏,甚至将图书馆作为安置闲散、富余人员的主要部门,从而导致现有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构成复杂,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具体表现在:一是图书馆缺乏专业人才和业务骨干;二是工作人员欠缺文化业务知识和能力;三是少数馆员的敬业精神较差。在已步入信息化大学教育的今天,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人员如果不及时转变观念,努力学习,使自身具备与现代图书馆相适应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就难免被时代所抛弃。着力提高图书馆馆员自身的职业素养,造就一支作风好、敬业精神强、高素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已经成为图书馆建设的可靠保证,也成为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迫切需要。(三)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个人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可反映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图书3馆工作人员大多认为图书馆工作只是一种教学辅助的工作,至于科研工作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从而导致了图书馆员的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较差,在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能适应图书馆职能的转变和读者对图书馆需求的新变化。随着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传统图书馆向新型图书馆转变,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要求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而图书馆馆员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和“研究”职能的实践者,在对图书馆资料等物质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科学合理配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这些都要求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和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面对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结合自身实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尽快打造出一支思想素质高、专业精湛、创新能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教育刍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