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百家讲坛》的思考.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百家讲坛》的思考.doc1关于《百家讲坛》的思考关键词:百家讲坛;央视;品牌建设[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7--012001年,《百家讲坛》在CCTV科学教育频道开播,以构建知识时代,享受智慧人生为开办宗旨。谁也想不到,这个曾经创下零收视率,差点就遭受淘汰的节目却对在今天受到如此大的反响。百家讲坛讲授内容涉及范围也是挺广的,比如对文学四大名著就有详细的解说。讲说《三国演义》的时候,就对里面的每个人物形象做了十分详细的讲解。而且百家讲坛也有讲述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孔孟之道等等。自从央视推出了《清十二帝疑案》后,让百家讲坛的从众多的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时电视节目发展中最大的亮点,成功登上了央视收视率冠军的宝座。我们可以看出从过去到现在,综艺节目的发展可以说是如火如荼。例如《快乐大本营》、《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等,这些娱乐性的综艺节目一直霸占着收视率的前几名。而《百家讲坛》作为一档非娱乐性的电视节目,为何也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其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文化魅力呢?《百家讲坛》曾经对自己节目的观众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主要收视人群都是初高中毕业的成年人,大部分都没有进一步的接受高等教育。不过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颗热爱学习、热爱历史的心。虽然2他们对历史不了解,没有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几乎是半荒漠状态。但是他们渴望获得各个领域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眼界,开拓自己的人生,拥有很强烈的求知欲望。主讲教授易中天曾说,大概7成的易粉是12岁到30岁的年轻人。主讲《清十二帝疑案》的阎崇年说,自从节目播出以后,他就不断的收到了观众们的来信和电话,还有一些网上留言邮件什么的,加起来也差不多有一万多分了。而来信的观众有上到90岁的老人,下到8岁的孩童。很多曾经对历史、文化、科教节目等不感兴趣的年轻人也成为了《百家讲坛》的忠实粉丝。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充满学术气息和文化味很浓的电视节目竟然能受到如此的追捧,并且这种火热程度一直持续至今。要打造一个如此火热的节目,背后付出的努力也决计不会少。从电视节目选择主讲的内容和取材,到打造明星讲师,再到节目的宣传和品牌的不断延伸。央视科学教育频道主办的《百家讲坛》果真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猛烈的燃烧起来。红了一批历史学家,红了一批历史图书,红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带起了一个学习关注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风气潮流。在学术圈中始终存在着这样的争论:文化含量高的东西是否适合用电视这样的媒体来传播?从《百家讲坛》受到如此火爆的欢迎,而且这档节目确确实实传授给了很多人有意义的历史文化,教给了大家很多历史知识。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历史知识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手段通过电视这样的媒体传播的。《百家讲坛》可以如此火爆和它独特的演讲方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它紧紧地抓住妇孺皆知、观众感兴趣的历史章节和历史人物展开热烈的讨3论。在选材方面,太过于专业的也不能通过,这样的话讲的内容会太过死板枯燥。专家讲解的题目必须通俗,有故事可说。于是,屏幕上就出现了纪连海将孝庄下嫁多尔衮、易中天讲三国人物。同时,节目组在选题方面也大打悬疑牌,不管是清十二帝“疑”案还是揭“秘”《红楼梦》,单看题目就已经吸足了观众们的注意力。而且在演讲方面上,各位讲师也改变以往死板的演讲方式。虽然选取的题材信息量少,但是在演讲过程中做到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把一个小故事

关于《百家讲坛》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mfadaz599
  • 文件大小103 KB
  • 时间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