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卢沟桥烽火.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卢沟桥烽火
1
同学们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①“烽火”指什么?
②“卢沟桥烽火”是什么意思?
③卢沟桥在哪里?
引导质疑
2
烽火:
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代在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退守( )   拒绝( )
危急( )  蚕食( )
持续( )  暂时( )
进攻
同意
平安
鲸吞
间断
长久
27
蚕食:象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占。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蓄谋:早就有这种计谋(指坏的)。
咽喉:比喻险要的交通孔道。
序幕:多幕剧第一幕前的一场戏。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
万籁俱寂:籁,从空穴里发出的声音。形容四周环境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怨恨而发怒。
众寡悬殊:众,多。寡,少。悬殊,相差很远。 双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
同仇敌忾:忾,愤恨。敌忾:对敌人的愤恨。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同仇敌忾,疾恶如仇,报仇雪恨——褒义词 恩将仇报——贬义词)
震耳欲聋:欲,快要。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出乎意料,来不及防备。
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
夜以继日:日夜不停。多用以形容人勤奋。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来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
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生死存亡:或者生存,或者死亡,形容形势危急。
理解词语
28
第一段(  ):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   ):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  ):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
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理清课文脉络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大意。
第三段(  ):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1
2—5
6—8
9
29
填一填
《卢沟桥烽火》这篇文章再现了那段令中的历史,叙述了(   )年( )月( )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  )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   )的顽强精神。
  (  )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经过( )年的浴血奋战,( )年( )月( )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至此抗日战争结束。
1937
7
7
日本
侵略者
卢沟桥
8
1945
8
15
30
自读课文,请画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时间段的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默读课文
1、“九一八”事变后(1)
2、1937年7月7日深夜(2—3)
3、第二天凌晨(4)
4、当天晚上(5)
5、卢沟桥事变第二天(7—8)
31
精读课文
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理解重点词语。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
此类词还有:鲸吞、鼠窜、蜂拥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伪军:抗日战争期间汉奸伪政府组织的军队。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此类词还有:心脏、手腕、面目等
作者用“蚕食”“魔爪”“被”等字句是为了表达日军的贪婪和急于吞灭我国的狼子野心。
指导读好本段。
32
精读课文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交流背景:
33
日本帝国主义为武装侵略中国东北制造的事件。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军队炸毁了沈阳近郊的一段铁路,不但诬陷是中国军队炸毁的,还诬陷中国军队袭击日军。于是他们炮轰沈阳军事重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更让人羞耻的是蒋介石却下了“绝对不抵抗”的命令,使得卑劣的日军在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沈阳城,四个多月就侵占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日寇的虎狼之心并没有满足,他们又接着逐步蚕食华北,妄图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于是,日本又策划了蓄谋已久的挑衅,发

卢沟桥烽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anglangjizv
  • 文件大小3.07 MB
  • 时间2022-03-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