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咬文嚼字上课用.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想一想
古代有个书生,在门上挂了幅对联:
“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有个地方官路过,马上给他写出了横批,并派人解决了书生的生活问题。你能猜出这幅对联的横批是什么吗?
缺(一)衣少(十)食
1
皇恩浩荡
臣节如同
19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0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一般认为:一、“敲”字将环境衬托得更为幽静,幽然之境顿出,孤寂之心情也不言而喻。把诗人的心境表现得更为透明。
二、诗题是“题李凝幽居”,所叙之事是访友,这个“门”应是李凝幽居之门,而不是僧(贾岛)自家之门。
21
作者认为:一、“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也就是说,“僧推月下门”,“推”的应是自家之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二、“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不免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寂静,平添了搅扰。
“贾岛处在一个走上了末路,荒凉、寂寞、空虚,一切罩在一层铅灰色调中的时代。” (闻一多语)
22
说明的道理:
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感情。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思想情感不同
23
三个事例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变句式
变字数
变字眼
24
惠山烹小龙团
苏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善用联想意义
善用联想意义,意蕴丰富蕴藉
25
联想训练
女子十八一枝花
女子十八豆腐渣
联想意义的训练:
好比“花”
好比“烟”
好比“菊”
好比“酒”
26
什么是"套板反应"
"套板反应"的危害是什么
怎样克服"套板反应"
女生齐读第七段,男生思考以下问题:
27
美人——柳腰桃面,王嫱西施
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谈风景——春花秋月
叙离别——柳岸灞桥
做买卖——端木遗风
铅字排印——付梓杀青
误用联想意义
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切忌“套板反应”
套板反应
28
句式不同
意味不同
字数不同
意味不同
字眼不同
意境不同
思想感情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套板效应
结构全解
29
 内容启示
让我们明白文学艺术能否进步的根本在于语言咀嚼是否到位。
让我们明白作家的语言修养程度与其艺术成就甚至一个时代的文学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让我们明白“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引起了我们对提高自身语言修养问题的重视。
让我们明白对待语言文字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从而自觉养成一种对待语言文字的谨严态度。
让我们明白语言文字的套板效应是要不得的。
学习本文给予我们的启示
30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31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 杜甫
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清 沈德潜
炼字名句
32
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

咬文嚼字上课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llw1314
  • 文件大小2.33 MB
  • 时间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