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物理学史总结〔必考部分〕
全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被称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具体有以下一些,所以牛顿肯定在这些人之后: ①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惯性定律、F=ma、相互作用力〕。②万有引力定律;
对物理学的奉献: ①牛顿在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对〕
★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
奉献: 1、指导助手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记住实验现象〕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记住内容〕;2、发现了质子
经典题目: 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 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错〕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错〕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对〕;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对〕
波尔〔丹麦物理学家〕
奉献:波尔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经典题目: 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于原子系统上,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对〕
玻尔理论是依据a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错〕;玻尔氢原子能级理论的局限性是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对〕
★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
奉献: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经典题目: 天然放射性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对〕;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错〕
★伦琴
奉献: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
★查德威克 〔卢瑟福的学生〕
奉献:发现了中子
★ 〔小居里夫妇〕
奉献:①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 ②发现了正电子
经典题目: 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电子〔错〕;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正电子〔对〕
★普朗克
奉献:量子论
★爱因斯坦
奉献: ①用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相对论
经典题目: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错〕爱因斯坦用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对〕
是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错〕
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相对论,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了理论基础;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深刻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不连续现象〔错〕
★麦克斯韦
奉献: ①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
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经典题目:
普朗克在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对〕
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方法给予了证实〔对〕
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错〕
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的原因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假设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奉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假设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9、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说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选修部分:〔选修3-1、3-2、3-4、3-5〕
二、电磁学:〔选修3-1、3-2〕
10、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
高中物理物理学史总结重点加考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