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没有文化字的死亡指控.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没有文化字的死亡指控.doc1没有文化字的死亡指控一奇怪的“名片”1950年10月末的一天,东北名城凌州市,秋高气爽。上午八点,凌州市公安局重案处办公室里,处长钱澄宇正在和助手小石等公安人员开工作会。“嘀铃铃铃……”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小石抓起电话:“喂,重案处。”“处长,”小石捂住话筒回头说,“凶杀案,在南城关。”“会议暂停,马上出现场!”钱澄宇站起来就往外走。公安局大门口,钱澄宇和小石跳上吉普车,车子四轮一挠地,箭一般地向前蹿出去,其他人的车子随后跟上。这位钱澄宇处长可不简单,早在大革命时期他就已经成为了陈赓将军领导下的中央“特科”锄奸组的骨干成员。此后二十年的战斗历程中,一直在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的保密和安全部门任职,深受首长的依赖和器重。解放后奉调东北,他机智过人,屡破奇案,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公安战线的传奇人物。十分钟后,吉普车开到南城关柳枝胡同。2钱澄宇和小石等跳下车进入现场进行勘查。这条胡同又窄又长,而且是条死胡同,两侧都是高墙,非常偏僻幽暗。胡同的尽头有个垃圾箱。报案者是左侧大院里的一个住户,她清早出门倒垃圾,却发现垃圾箱旁倒卧着一具血淋淋的尸体,当时就把她吓得魂飞魄散……无名男尸年龄大约三十岁左右,穿着破旧,手上遍布老茧,明显是社会底层的贫苦劳动者。死者死于刀伤,他胸背处共中了五刀,其中一刀贯穿心脏,为致命伤。现场并未发现凶器。钱澄宇从死者嘴里嗅到了浓浓的酒气。在检查死者面部时,钱澄宇从衣兜里掏出放大镜,细致地观察他的眉毛,又特地翻过死者的两只手掌仔细察看,若有所思。死者身上未发现钱物,小石却从死者贴身的衣兜里翻出了五张硬纸卡片,有的卡片已经被鲜血浸透。尸体被运回公安局做进一步解剖检验。钱澄宇带着小石回到办公室,小石把那些带血的卡片逐张摆到桌面上。钱澄宇用镊子夹起它们,先放在鼻子下面嗅嗅,再用放大镜反复对比验看。这是用一种旧包装盒上拆下来的硬纸板剪成扑克牌大小做成的卡片。卡片正反面都用铅笔画着一些奇形怪状的图案,各张的图案内容完全相同。小石看得直挠头,不住地嘟囔:“这都画的些什么呀,这面好像是两枚手榴弹,反面这个是月亮吧?这儿还有一朵花。哎处长,这家伙会不会是搞暗杀的特务啊,是不是和新月会或梅花党之类的特务组织有什么瓜3葛?”钱澄宇摆了摆手,忽然对他说:“小石,一会儿我们再出去一下。”钱澄宇把四张卡片送到检验科,对他们吩咐了几句,然后让小石和他一起换上便衣,把一张沾血最少的卡片揣进怀里,就带上小石开车出门了。“处长,咱干啥去呀?”小石问。“去赶个集。”钱澄宇说。“赶集?咱放着凶杀案不抓去赶集,这合适吗?”小石有些摸不着头脑。“合适不合适,一会儿你就知道了。”钱澄宇说。车子开到了南城门外的小河沿儿。这里是个自由形成的露天市场,类似于老北京天桥那种杂巴地性质的一块地界。里边有做小买卖的,打零工的,跑江湖卖艺的,五行八作无所不包。钱澄宇老远就停了车,把车泊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拉起小石东游西逛起来。小石还在云里雾里,钱澄宇已经四处打听起哪儿有弹棉花的。很快就在几个小摊主的指点下找到了河岸边的一块空地,果然有两个正在弹棉花的。钱澄宇上前问其中一人:“你们弹棉花的人里有个叫常双平的吗?”那人摇摇头说没有。钱澄宇不死心,想了想又问:“那有叫高双平的吗?”那人还是说没有。不料旁边那个人接口了:“你说的是高二平吧?”钱澄4宇眼睛一亮说:“对对,高二平。”忙从怀里掏出那张卡片递过去说,“你们看,认识这个吧?”那两个人没在意卡片上的少许血迹,扫了一眼就笑了,说:“你早说高二平不就结了嘛,这个认识,是高二平的‘名片’。”后边接话的那个人还说:“他这几天总带着个人来收我们弹好的棉花,前天还来过,不知为什么今天还没有来。”钱澄宇立即亮出证件表明自己是公安局的,请他们跟到局里去一趟。两个人吓坏了,不知道犯了什么法。钱澄宇和颜悦色地对他们解释说只是想请他们去辨认一下尸体并了解一些情况。请他们上了车。二“砖家”的账本两个弹棉花的人一到公安局,就一眼辨认出无名尸体正是高二平。钱澄宇进一步从两人那里了解到,高二平并不是本地人,解放头两年从山东流落到东北,也以弹棉花为生。高二平不识字,但手艺很精,心灵手巧。无论多么又旧又脏的破棉絮,到了他手里保证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弹出的棉花又白又软,说是当年采摘晾晒的新棉花都会以假乱真。他又非常有心机,脑瓜活络,自己做一些“名片”分发给曾来找自己做过活的人,拉一些回头客。前一段,高二平好像傍到了一个大主顾,弄来了好些破被套脏棉絮,不但自己没日没夜地弹,还对几个同行放出话说,无论是谁,只要棉花弹得好,他的朋友都会收购,有多少包多少,价钱决不会亏了大伙。那些日5子,几乎每隔两三天,高二平都会带着一个人来,把自己和同行弹好的棉花买走。钱澄宇问及高二平的那个朋友时,两个人又都摇头,说那人每回来收了棉花就走,几乎连话都不多说一句。只有高二平好像说过他是自己

没有文化字的死亡指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666
  • 文件大小121 KB
  • 时间2016-11-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