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海派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启示初探.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海派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启示初探.doc1海派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启示初探摘要:19世纪末产生于上海的海派绘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又一次革新,毋庸置疑,19世纪末的上海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最发达的中心之一。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在此地得到了实践和显现,海派画家创造性地汲取了外来文化与思想,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对于当下中国油画的发展和开拓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通过简略地梳理海派画家的作品,充分意识到学习油画的中国人,所应持的态度就是把握好本土文化的精神。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是关键,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油画。关键词:海上画派传统绘画当代中国油画初春的西子湖畔,处处散发出一种暖意,步入潘天寿纪念馆的二楼,抬眼便被四幅巨画所吸引,这四幅的《果木屏》(×)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清雅高古之气,其落笔冷隽,意境淡泊,画面布局独具匠心,含而不露,极少使用浓墨与焦墨,深得中国画之意境高虚之气,尤其是《果木屏葫芦》这幅,葫芦叶子的处理,在虚与实用笔的变换中构筑了特有的气韵,淡墨渲染的叶子,其次序微妙的组合变化,加以墨色的忽明忽暗,使人想到湖面潋滟的波浪,与之相适应的叶筋的墨线勾勒,又推波助澜地烘托了这种气氛,半遮半露的葫芦有意无意间与叶子妙化为一个整体。好一幅《葫芦》图,让人忘却时空,置身于对它的审美享受之中,置身于虚谷的世界里,不想回返。这位曾代表清政府与太平天国作战的将领,曾几2何时大彻大悟,出家为僧,是的,只有轰轰烈烈过而又不断思考的人才有黄卷青灯下的禅悟,人生的境界如此丰富才构成了我们这个无限变化的浮世现界。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海上画派,或者说海派,画家阵容浩大,绘画风格丰富,在近代中国美术史上影响深远,给中国传统绘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黄宾虹、潘天寿、吴昌硕,一位位具有里程碑式的国画大师,一扫前辈画家那种基于士大夫立场的孤傲心态,只把绘画作为陶冶身心的自娱自赏的修养方式,而是把绘画作为一种与当时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取向,在新的社会历史阶段,使绘画也有新的社会价值取向,这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务实精神所致,又是“笔墨当随时代”的实证。纵观海派的崛起,与当时上海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上海不仅有着前所未有的开放性,还有着中外移民杂处的多元化情境,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营造着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社会宽容度和人文涵容量,为文化艺术的滋养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正如潘天寿先生在《中国绘画史略》中提到的:“历史上最活跃的时代,就是混交时代,因其外来文化的传入,与固有特殊的民族精神互相微妙的结合,产生异样的光彩,如:南北朝时的艺术,得外来思想和民族固有精神的调护滋养,而以充分的发育,唐宋时的艺术,秉承南北朝强有力的素质,达到了优异的领域。”{1}所以,从历史变迁的事实看中国艺术新局势的开拓,还有赖于加固民族的精神,所谓民族精神是博大精深的,三言两语在这里是不能概括的,但是绘画的精神,我们可以从黄宾虹先生习画的三个步骤中略知一二,黄3先生曰:“一是法则,法则须从严处入,繁处入,密处入,实处入,道古循今,极力锻炼,入而能出,然后求脱。二曰意境,须从高处入,大处入,深处入,厚处入,要窥见古人之身心,使意同样法会,景随情生,而得圆融无疑之妙端。三曰神韵,要从读万卷书处入,行万里路,养吾浩然之氧入,在元气混茫之间纯任一片天机,冥心玄化,自然神情气韵都来腕底,然书事除接

海派绘画对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启示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666
  • 文件大小104 KB
  • 时间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