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 武 市 第 一 小 学 教 师 活 页 教 案
学科:数学 六 年级 6、7 班级 主备课人:
课题
圆的认识(一)
课 时
1课时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课意见
教学
内容上的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间隔 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或放在车内的物就很平稳;而正方形、椭圆形等由于上面的点到中心点的间隔 不一样,这样在运动中,中心点运动的线路就不是一条直线,假设人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感觉到颠簸。
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本质: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的间隔 都相等,而其它图形不具有这个特点。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课意见
教
学
流
程
拓展应用
想一想,你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以下现象吗?试着写一写。
1、井盖为什么是圆的呢?
2、人们在围观时,为什么会自然地围成圆形呢?
,其别人补充.
课后延伸
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圆,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
数学万花筒。
板书
设计
圆的认识(一)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圆 形:各点到中心点间隔 相等—--—-—-中心点运动成一条直线———----——平稳
正方形:各点到中心点间隔 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
椭圆形:各点到中心点间隔 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
教学
反思
灵 武 市 第 一 小 学 教 师 活 页 教 案
学科:数学 六 年级 6、7 班级 主备课人:张淑玲
课题
圆的认识(二)
课 时
2课时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课意见
教学
内容
P6页——-—-p8页
教学
目的
1、通过折纸活动,探究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开展空间观念。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难点: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
方法
自主探究
教学
用具
课件
教
学
流
程
创设情境:
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方法找出来吗?
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
(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边折纸边观察考虑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
(2)边折纸边观察考虑,同一圆里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课意见
教
学
流
程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
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稳固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完成“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观察考虑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
4、完成书后第3题
完成第四题。量一量
鼓励学生实际测量
5、运用平移知识说明圆的位置变化.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板书
设计
圆的认识(二)
我们的发现: 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 同一个圆里 d=2r 或r=1/2d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
(1) 圆的画法 定长(r)定点(o) 圆规
(2) 圆的半径和直径和他们的关系 : 在同圆或等圆中有无数半径、直径d=2r r=d
教学
反思
灵 武 市 第 一 小 学 教 师 活 页 教 案
学科:数学 六 年级 6、7 班级 主备课人:张淑玲
课题
欣赏和设计
课 时
1课时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课意见
教学
内容
P9页-——-—p10页
教学
目的
结合欣赏和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
在设计图案的活动中,
百分数应用(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