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教学分析:
教材设置了“搭积木比赛”的情境,“搭积木比赛”的情境包括
(4)让学生说一说“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到3个正方形或4个正方形?”
(5)让学生分别指出从三个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看不见的是哪一个?(让学生上台指出是哪一个)
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想一想,要正确画出看到的形状,首先要认真观察,看看哪些小正方体是隐藏的,哪些是能看到的,画好了以后还要进展对照就知道,看得见的就画,看不见的就不画。 (精品文档请下载)
B、活动二:根据平面图形,搭出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
1、课件出示: “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从上面看到的) (从正面看到的)
2、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根据上面两图形搭出立体图形)
3、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4、让学生说一说操作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师:我们发现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可以搭出两种立体图形。(出示课件)
假设没有限制小正方体的个数又应该怎样搭呢?有几种搭法?(学生活动、老师指导)引导学生认识到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精品文档请下载)
C、活动三:比赛看谁搭得多
课件出示第32面第三个图
比赛要求:1)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
2)所搭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的形状必须是上图的形状。
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展示。
三、理论应用
1、出示课本33页练一练第1题图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课本33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认真读题,考虑搭法,再搭一搭。展示作品。
质疑:你们用到的小正方体为什么都是同样多?
3、课本33页练一练第2题
(1)引导学生先从上面看,哪个位置有正方体,哪个位置没有正方体。再从左面看哪一排最多有几个?最少有几个?进展充分想象。假设学生有困难,再让学生结合摆放实物来不断纠正自己的想象。(精品文档请下载)
(2)让学生体会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但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精品文档请下载)
四、小结:
(1)让学生说一说感受。
(2)引导学生归纳:观察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或从平面图形复原立体图形都需要想象,要注意到哪是暴露的看得见的,哪是被遮挡的看不见的,就找到了应当画什么和不能画出什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画出的图形并不代表现实中存在的所有小立方块,只有从三个方向观察才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从两个方向观察,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的,但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精品文档请下载)
板书设计:
搭积木比赛
观察 立体图形的形状 所需方块的个数
从一个方向 不确定 不确定
从两个方向 不确定 能知道个数的范围
从三个方向 能确定 能确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观察的范围
教学内容:
新北师版六上数学第3单元第2节第1课时,教材第34-——35页观察的范围及练一练1—4题。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目的: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和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精品文档请下载)
2.过程和方法目的: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络,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重点: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和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难点:
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法设计:
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观察法.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
第三单元观察的范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