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的生存美学.doc1逃离的生存美学摘要:在世界小说史中契诃夫无疑是短篇翘楚,而同样以短篇小说蜚声文坛的还有21世纪的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他们虽为不同时代的作家,但都致力于观照小人物的生活情态,不过在对女性的描摹中却大相径庭。本文将门罗的《逃离》和契诃夫的《新娘》进行比较,同样是逃离家庭、婚姻,而行动意识却大不一样,展现了作者对女性生存困境的不同思考。关键词:《逃离》《新娘》自我女性生存困境门罗的《逃离》和契诃夫的《新娘》是两部关于女性生存境遇的短篇小说。《逃离》讲述了主人公卡拉因不堪忍受丈夫粗暴的对待而逃离,但最终又苦涩地回到原点的故事。《新娘》则是关于一位即将出嫁的贵族小姐娜佳,在他人的鼓励和内心的召唤下逃离了平庸生活的故事。这两部小说的中心轴都是“逃离”,不同的是卡拉被生活弹回来了,而娜佳却与过去彻底割裂。在对女性生存困境的考量中,门罗有一种悲剧意识,女性无法掌握和拯救自己,在生活复杂的缠绕中,她看到了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的无奈和意欲挣脱但又力不从心的痛苦。而契诃夫则极具批判性,大肆挞伐游手好闲无所追求的平庸生活,急声唤醒女性的自我意识对生活进行革命。虽则如此,但在二者的小说中,仍能感受到他们性别差异中的共同情感指向――对女性生存的终极关怀,尽管这种同一性中又分驰着两种态度,但最终会在拥抱人性的冷暖中汇合。一、生存困境:理性启蒙与现实秩序的冲突2“逃离”一直都是作为文学母题被作家们进行异质书写,各种形式的“逃离”总是在面临生存困境的威胁下谋划行动的。当现有的生活秩序在价值欲望的审判下变得扭曲时,逃离就成了人们对现实刺痛的适当回应。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都面临着对现实生活的困惑,这种困惑源于身处边缘控制而又无法准确地把脉自己的生活。《逃离》的女主人公卡拉,在丈夫的多次伤害下最终爆发,逃离了她曾经迷恋的丈夫,和被现实笞挞地面目全非的生活。在卡拉的婚姻里,丈夫主宰着她的一切,这很符合男权社会里女性作为他者而存在的模式。卡拉的自我意识长期处于被压抑被控制的状态,当她每一次发出自我的声音时,都会被男权更大的声音覆盖。因此,卡拉一直是作为被规训的对象而存在,丈夫每一次的权力运作都是对卡拉恶狠狠的踩踏,所以逃离也就势在必行。而在《新娘》中,虽然没有明显的男权操控痕迹,但是社会环境、风俗观念、价值取向无一不渗透着男权思想。主人公娜佳此生的目的就是出嫁,这种观念在19世纪的俄国社会比比皆是,娜佳的母亲、祖母等都是那个时代女性生活状态的投射,她们围绕着嫁人、生养孩子来度过一生。男性的私有财产,社会的助产者……这一系列标签式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对自身价值认知的匮乏。男权把女性囚禁在婚姻家庭中,让她们误以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从而在日积月累的损耗中磨灭她们的女性意识和行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卡拉和娜佳都感受到了现有秩序的不合理性,因此觉醒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扎根。卡拉的觉醒,一方面是对委顿的生活的反抗,另一方面是理性意识的萌发,两者经纬交织成卡拉的挣扎过程。作为女性,3她被剥夺了拥有自我意识的权利,对现有生活秩序感到愤懑后,卡拉的哭诉是觉醒的象征,在本能冲动的驱使和邻居的帮助下她选择逃离,但逃离了现有的婚姻生活后,她又陷入了前途未卜的恐慌和无根的漂泊感中。想要逃离生活的深渊,却发现上岸后又有新的黑暗需要克服,这种悲哀也是众多底层而渺小的女性都面临的困境。契诃夫《新娘》中的娜佳虽然衣食无匮,但仍然摆脱不
逃离的生存美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