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眠在北碚的山东人.doc1长眠在北碚的山东人早就知道他的英名,知道他的赫赫战功,却没想到,在这个遥远的地方邂逅了他的陵园。原来,他这个山东人,并没有魂归故里,却长眠在北碚这个西南山城。他就是抗日英雄张自忠。我从山东来西南大学访学,听说张自忠将军的陵墓就在附近,便迫不及待地去拜谒他。出西南大学六号门,右行数百米,在高速路口的对面,有个环绿抱翠的园子,在往来车辆的喧嚣中,显出一份从容和安静,当地人告诉我,这就是张自忠陵园了。走进陵园,正是夕阳西下。将军的塑像戎装佩剑,凌空高蹈,沉静地伫立在夕阳余晖里,深沉的目光越过眼前密密层层的枝叶,眺向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峦。仰望他的英姿,我不禁揣想:将军在眺望什么呢?眺望他率领五十九军与坂垣师团鏖战的临沂战场?还是,他最后身中7弹、壮烈殉国的湖北宜城南瓜店?远离故土,长眠于异乡,他的目光,必是经常穿越层峦叠嶂,抚摸那片生长于斯的亲切的土地吧?清风明月的夜晚,他的英魂,必是经常翻越千山万水,在他青砖玄瓦的旧宅与住满祖先的林地里流连吧?2他是山东人,典型的山东人。身为军人,他在抗日战场立下的战功,可谓煊赫无两。据说蒋介石在朝天门码头迎接他的灵柩时,抚棺大恸,痛惜天妒英才,令周围人动容。我想蒋公当时的痛惜是真诚的,在为张自忠发的悼电里,他说:“荩忱之勇敢善战,举世皆知。其智深勇沉,则犹有世人未及者。”将星陨落,无疑是中国抗战事业的巨大损失。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他的一例例战功。1933年初,二十九军奉命参加长城抗战,张自忠时为三十八师师长,率所部在喜峰口与日军血战。在装备低劣、敌强我弱的情形下,张自忠同冯治安、赵登禹策划了夜袭行动,英勇的大刀队员从绝壁攀援而上,分路对日军实施大规模夜袭。奇兵忽至,日寇措手不及,损失兵将上千人。“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今天唱来仍令人热血沸腾的歌,就是当初大刀队的勇士们唱响的战歌。1938年,日军在占领了南京之后,又集结重兵,从南北两路直扑战略重镇徐州。在徐州东北的台儿庄,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了一场生死对决。是役,张自忠的五十九军奉调星夜驰援驻守临沂的庞炳勋部,阻击增援台儿庄的敌人。这场阻击战打得异常惨烈,将士们奋力拼杀,与敌军鏖战七昼夜,张庞两军营连级以下的军官几乎全部阵亡,终将号称“铁军”的坂垣师团击溃,歼灭日军4000多人。临沂战役粉碎了日军增援台儿庄的战略企图,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1939年5月,中日两军在鄂北地区展开了一次大交锋,史称随枣会3战,张自忠指挥的右翼兵团负责防守襄河以东。日军的攻势非常凶猛,危机之下,张自忠率总部人员冒雨渡河东进,在田家集伏击了日军的辎重联队,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获大批物资给养。该辎重联队的覆灭,使日军渡河攻击襄阳的计划落空。在随枣会战中,张自忠指挥的右翼兵团歼敌4500余人。1939年12月,在国军组织的冬季攻势中,张自忠指挥部队正面攻击的同时,又策划了一次奇袭行动,命所部对日军第十三师团第一O三旅团团部实施夜袭,歼灭日军近千人,缴获的战利品,用两个运输营的驮马搬运了两天方运完。在冬季攻势中,张自忠的右翼兵团共歼敌1万余人,战绩居各兵团之首。在后来的一次军事会议上,蒋介石由衷赞道:“冬季攻势以张自忠主持之襄东战场收获最为可贵,实为各战场之模范。”如果说谈笑赴死、慷慨就义是山东人的英雄常态,张将军则以他49岁的华年,把“忠”字演绎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为了保家卫国
长眠在北碚的山东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