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总体规划(2003——2020)主讲人:蒋栋2013年5月现状解读温州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北与上海、杭州、宁波联系密切,南与福州、台北等市毗邻。可以作为连接台湾的交通要点。划分为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重点镇)、一般建制镇四个不同等级。优先发展中心城市,优化小城市布局,集中发展一批重点小城镇,控制一般建制镇,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副中心、小城市(重点镇)为骨干、一般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结构体系。规划分析温州都市区 包括中心城市(含主城区、永强副城区)、瑞云片、乐柳片、上塘组团、洞头组团、半岛组团、藤泽组团、桐浦组团,发展为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重要工业、商贸、港口、旅游城市及辐射浙南、闽东的中心区域。温州南部城镇群 以龙鳌为中心的鳌江流域城镇群,职能为浙南、闽东的重要商贸、港口城市,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形成温州南翼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心聚集,南北伸展 进一步强化市域中心城市的建设,提高对周边城镇和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乐城----黄华平原和温瑞平原是温州中心城市功能延伸的主要发展区,市域南部的鳌江流域下游的城镇作为温州市域南部中心发展区。点轴开发,分片均衡以温瑞平原为核心区向南北两翼伸展形成温州市域的一级发展轴,通过轴线的带动作用,均衡各片区域的城镇发展。内陆山区的城镇在健全区域基础设施和改善交通条件的基础上,扶植重点城镇发展。优化小城镇(重点镇)布局 打破原有的城镇分布格局,突出并确保重点镇的建设,将邻近区域中心城市的一般建制镇并入区域中心城市;对那些镇与镇之间距离过近甚至已经连成一片,密度过高,且人口、面积规模过小的一般建制镇进行合并;对那些不适应区域整体发展,既无产业支撑又无发展前景的一般建制镇,在方便群众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重组。公路交通网络 在温州都市区、南部城镇群各形成高速公路环,构成“日”型高速交通骨架。建成与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相适应、多种交通方式相衔接的快速、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市区至市域内其他城镇2小时可达的交通网络。
城市规划空间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