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毕业实习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
点。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作者整理的化工厂毕业实习报告, 希
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工厂毕业实习报告 1
实成半水煤气由炉顶引出, 因下行煤气通过灰渣层降低了温度, 所以不再进入废热锅炉而直接送往洗气塔, 最后送入气柜,此为下吹制气阶段;再经二次上吹阶段,流程与上吹流程相同;最后经空
气吹净阶段,流程与吹风阶段相同, 但气体不放空, 经洗气塔后回收入气柜。 最后生产出( CO + H2)为 - 的半水煤气进入气柜。
每个制气循环包括 5 个阶段:
1)吹风阶段:来自鼓风机的加压空气,送入炉的底部,与燃烧层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储存在碳层内。 生成的吹风气经除尘器除去灰尘后, 经总管送至三废混燃炉。
2)上吹制气阶段:蒸汽及加氮空气自炉底送入, 经与灼热的燃烧层反应后,气化层上移,炉温下降,生成的半水煤气由造气炉顶部引出, 经除尘器除去灰尘,进入联合废锅, 回收气体中的显热后进入洗涤塔除尘、 冷却,由洗涤塔顶部引出送入气柜。
反应方程式: C+H2O=CO+H2
3)下吹制气阶段: 在上吹制气进行一段时间后, 气化层上移炉内下部温度降低,操作条件恶化,为维持正常操作,需将蒸汽、空气由上向下吹进行制气,煤气由炉底引出,经下行煤气除尘器除尘, 废热锅炉回收显热后再经洗涤塔除尘,冷却后送入气柜。
4)二次上吹阶段:同上吹制气阶段,但不加入空气,其目的在于置换炉下部管道中残余的煤气,防止爆炸现象发生。
5)空气吹净阶段:其操作程序同上吹制气阶段,但不用蒸汽而改用空气,以回收系统中的煤气至气柜。
以上五个阶段的操作程序为一个循环过程,由 DCS程序控制。反应方程式如下:
C + O2+Q 2C + O 2CO+Q 2CO + O2CO2+Q
2 CO2 + C2CO-Q
C + H2OCO+H2-Q
C + 2H2OCO2+2H2-Q
C0 + H2OCO2+H2+Q
C + 2HCH4+Q
净化车间工艺
由原料制成的半水煤气中含有能导致催化剂中毒的组分,主要是含硫化合物
和碳的氧化物,需要经历脱硫和脱碳的净化过程。净化车间的工艺流程为:
旋风除尘:旋风除尘器是除尘装置的一类。 除沉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降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 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
脱硫岗位:栲胶脱硫法,是以纯碱为吸收剂,以栲胶为载氧体,以NaVO2
为氧化剂,在吸收塔内原料气与脱硫液逆流接触硫化氢与溶液中纯碱作用被吸
收,在反应槽内硫氢根被高价金属离子氧化生成单质硫, 在喷射再生槽内空气将
酚态物氧化为醌态,按顺序连续进行从而完成气体脱硫净化。反应过程如下:
H2S+Na2CO2====NaHS+NaHCO2
NaHS+NaHCO2+2NaVO2=====S↓+Na2V2O2+Na2CO2+H2O
2HQ+1 O2====2Q+H2O
变换岗位 : 原料气中的 CO,在一定温度与压力条件下,借助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于水蒸气进行变换反应,生成 CO2和 H2。合理利用反应热充分回
收余热,降低能耗。
CO+H2O→CO2+H2+Q
变脱岗位 : 采用湿式氧化法用氨水溶液来脱除变换气中的 H2S,以满足
化工厂毕业实习报告 2
前言
自本世纪 20 年代起,合成尿素生产经历了 60 多年的发展,我国 60 年代中期
引进荷兰斯塔米卡本公司的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 1986 年我国小型氮肥厂碳铵
改产尿素的技术改造在山东邹城等三个小型氮肥厂水溶液全循环工艺实验装置
上相继获得成功。 小型尿素装置的生产呈现出产量增加, 能耗降低,产品质量提
高的可喜局面。
目前我国大型厂多采用的是二氧化碳气提法和溶液全循环改良 C 法,小型厂
绝大多数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 水溶液全循环制尿素是指将尿素合成反应后的物
料分段减压;加热使其中未反应的甲铵分解和游离氨解析出来, 并逐段将氨和二氧化碳冷凝成液氨和吸收成氨基甲酸铵水溶液, 用泵加压返回合成系统中去循环利用。水溶液全循环法制尿素一般可分为:原料的压缩和净化、尿素合成、循环吸收、尾气吸收与解析、 蒸发和造粒几个工序。 本次认识实习报告所分析的为年产大约在 4 万吨左右的小型尿素生产厂的大体流程。 由于水溶液全循环法有大概三种形式,以下做出比较分析及选择。
、传统水溶液全循环法中,未反应
化工厂毕业实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