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桃花源记
“世外桃 yuán”中的“yuán”字怎么写?这个成语作何解?出自何处?
“yuán”写为“源 ”。解释:源头、起源,开始的地方;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邀”,邀请
摆出
全,都
打听(外界的)消息
(他们)自己说
祖先
妻子和儿女
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于此",从这里
于是,就
隔绝,不通音信
朝代
竟
更不必说
全、都
给
详细地介绍
所听见的
惊叹惋惜
邀请
告别
离开
这 里面
告诉
值得
对、向
说,谈论
第三段翻译:
(桃花源中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就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的回答了他们。(那个源中人)就邀请(渔人)到他家里去(做客),摆出美酒杀鸡做出好饭菜(来款待他)。源中的人听说来了一个(外界的)渔人,都来打听(外界的)消息。(他们)自己说 ,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就带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了,因此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渔人)现在外界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给(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在外界所听到的所有事情,(他们听罢)都很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邀请(渔人)到各自的家中(去做客),都拿出好酒好菜来(款待他)。(渔人在桃花源中)住了几天,就告辞而去。(离别时)源中人告诉(渔人)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起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随其往,寻向 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已经
循,沿着
名作动,
做标志(记号)
等到
到,去……
像这样
即刻
标志,记号
旧的,从前的
终于
人士
代这件事
计划前往
没有实现
不久
津,渡口;问路、探寻。
终结,指死了
第四、五段翻译: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原路回去,(一路上)到处都做了记号。他一回到郡城里,就去拜见太守,报告了他的经历概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一边走一边寻找他回来时做的记号,最终却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去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刘子骥,是一个志趣高尚的名人,听到这件事后,也高兴地计划前往,仍没有实现,不久(他)就病死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古今异义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
3、说如此
4、阡陌交通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8、遂与外人间隔
9、各人复延至其家
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屋舍俨然
①处处志之
②寻向所志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既出,得其船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归纳字词
古今异义
2、芳草鲜美
味道鲜美。
1、缘溪行
缘故、缘分。
3、说如此
这样。
缘
鲜美
如此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沿,沿着。
鲜艳美丽。
像这样。
古今异义
4、阡陌交通
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没有出路的地方。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交通
古义:
今义:
妻子,
绝境,
专指男子的配偶。
古义:
今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
古义:
今义:
无论
古义:
今义:
指妻子和儿女;
交错相通
不用说、更不用说
古今异义
8、遂与外人间隔
隔断,隔开。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询问消息。
9、各人复延至其家
延长,延伸。
问讯
古义:
今义:
间隔
古义:
今义:
延
古义:
今义:
询问
距离
邀请。
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屋舍俨然
①处处志之
②寻向所志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既出,得其船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放弃、舍弃,动词)
(房屋,名词)
(作标记,动词)
(标记、记号,名词)
(寻找,动词)
(随即、不久,副词)
(这、那)
(他的,代渔人的)
(作为)
(对,向)
(给)
1、再读课文,说说其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晋太元中
武陵郡
渔人 源中人
渔人发现桃花林
桃花源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