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房屋构造讲义丁春静
第5章 建筑构造概述
建筑构造主要研究房屋的构造组成、形式、方法及各个组成部分的细部构造做法,目的是: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建筑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建示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生产的设计尺寸。
6 / 72
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生产制作后的实有尺寸。
技术尺寸:是指建筑功能、工艺艺术和结构在经济条件上处于最优状态下所允许采用的最小尺寸数字(如截面或厚度)。
常用建筑名词
1~17都需要掌握。
房屋的变形缝
变形缝的含义
为了防止由于温度变化、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的因素使房屋产生裂缝或破坏而预先设置的缝,称为变形缝。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伸缩缝的设置
伸缩缝:由于温度变化的因素使房屋产生裂缝或破坏而预先设置的缝,称为温度伸缩缝,简称伸缩缝。
做法:基础以上的结构全部断开。
间距:、。
宽度:20~40mm。
沉降缝的设置
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因素使房屋产生裂缝或破坏而预先设置的缝,称为沉降缝。
条件:5条,其中一条均需设缝。
房屋高度、荷载相差悬殊或结构变化大;
7 / 72
相邻基础形式、埋深相差较大;
房屋体型比较复杂;
房屋建造在不同的地基上;
新旧房屋相毗邻(连)。
宽度:~70。
防震缝的设置
由于地震的因素使房屋产生裂缝或破坏而预先设置的缝,称为防震缝。
条件:3条。
高差6m以上;
错层楼板高差较大;
房屋的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宽度:
多层砌体房屋:50~100mm;
钢筋混凝土结构:见P108。
4 防震缝的做法:基础以上的结构全部断开。
四、变形缝的综合考虑
1 沉降缝、防震缝一般可以代替伸缩缝,缝宽取大者;
2 三种变形缝都需要设置时,以沉降缝为主,缝宽取大者。
第6章 基础与地下室
地基与基础概述
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8 / 72
基础:基础位于建筑物地面以下,将全部荷载传递给地基的承重构件。
地基: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总荷载的土壤层。
地耐力:地基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称为地基的允许承载力,统称地耐力。基础底面积的大小与建筑物的荷载和地耐力有关,即
F≥N/R 面积≥总荷载/地耐力。
地基概况
一、土层的分类: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5007-2002)6类。
岩石:
根据坚固性分:硬质岩石(花岗石)、软质岩石(页岩);
根据风化程度分:微风化岩石、中风化岩石、强风化岩石、全风化岩石。
岩石承载力的标准值fk为200~4000kpa。
碎石土:粒径大于2mm,颗粒含量超过50%的土。其中:
漂石、块石(粒径大于200)
卵石、碎石(粒径大于20)
圆砾、角砾(粒径大于2mm)
碎石土承载力的标准值fk为200~1000kpa。
砂土:粒径大于2mm,颗粒含量不超过50%的土,,颗粒含量超过50%的土。其中:
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特细砂)
砂土承载力的标准值fk为140~500kpa。
9 / 72
粉土:粉土为塑性指数Ip≤10,,颗粒含量不超过50%的土,性质介于砂土与粘土之间。粉土承载力的标准值fk为105~410kpa。
粘性土 粉土为塑性指数Ip>10,按塑性指数Ip的大小分为:
粘土:Ip>17;
粉质粘土:10<Ip≤17;
粘性土承载力的标准值fk为105~475kpa。
人工填土
人工填土分为:素填土、杂填土、冲填土;
素填土为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等
杂填土为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等
冲填土为水力冲积泥砂的填土。
人工填土承载力的标准值fk为65~160kpa。
二、地基的分类: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天然地基:指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天然土层。
人工地基:经过人工加固的地基。加固的方法有压实法、换土法、桩基。
压实法:采用夯、压、振动的方法将土层压实。
换土法:当土质为淤泥、冲填土、杂填土时采用中砂、粗砂、碎石等替换、压实的方法。
桩基:荷载大、层数多、高度大土质软时采用。方法有
根据施工方法分为:支承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钻孔桩、震动桩、爆扩桩等、其他类型的桩。
10 / 72
根据受力情况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1 地基:有强度、变形、稳定的要求。
2 基础:有强度、耐久、经济的要求。
1 基础
房屋构造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