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6以数谋私以数敛财心得体会.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6以数谋私以数敛财心得体会俗话说“不怕领导有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爱好往往容易成为行贿人接近官员、下属讨好领导的突破口,很多落马官员都以自己爱好为途径大肆敛财,比如有的官喜欢玉石,收受的玉石可办玉石展,有人喜欢古玩,家里就变成了博物馆,也有人喜欢写诗、作画,不管作品好坏,只要是你官位够高,天价也有人争着买。而新闻中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也是如此,写了两本书,利用卖书就净赚3000余万元。利用卖书进行贪污的案例,之前便出现过很多,比如国家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涉嫌受贿4起,其中3起都是以卖书的方式受贿,仅他的《寿世补元》一书,就售出43000余套,违法所得约1600余万元;原湖北省随州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江某因假冒出版单位出版杂志牟利被查处而落马等等,这些都还是真的官员所为,甚至有一些出书人并非干部,只是冒充领导身份去卖书,同样能轻松得手,比如海淀警方打掉一个横跨全国多个省市,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犯罪团伙涉案金额达155万元。骗子骗术十分拙劣,一位操当地口音的人称自己是财政局的工作人员,然后说国家新近颁布了财会方面的新法规,要求各单位学习,强行让单位订阅,如此许多单位纷纷上当。官员干部的名号如百年老店的招牌一样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百年老店的东西都是真材实料,而官员干部的作品往往并不具备那么高的价值,如果单独拿到市场上,相信没几个人会花如此高价去购买,如今之所以畅销,是因为他们靠的不是内容,而是“官员”这一身份,以此作为金子招牌,属于典型的权力滥用,权力越位。至于李大伦将宣传部都作为自己书籍的推销商,成为自己敛财的工具,更是体现了某些官员的专断独权,带头违法乱纪、破坏组织纪律,利用部门单位唯权、唯上,不讲原则,凭借行政权力或垄断地位,打着种种冠冕堂皇的幌子,向下级单位强行推销图书、摊派领导个人专著,如此以权谋私、公权私用,实在让人心寒。领导干部作为特殊群体,手中握有权力,一些行为方式必须受到限制,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干部权利监管,将督查工作落到实处,只有真正关进制度笼子里的权力才不会越位、出轨,另一方面一些下属部门要坚持原则,对上敬重,服从不盲从,按照党的政策办事、按照组织原则办事,而不是一味听从领导瞎安排、乱指挥、盲目执行上级命令,要有自己的意见和思考,有时甚至要监督上级、揭发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干部,坚决不与其同流合污,勇于同贪腐做斗争。2016以数谋私以数敛财心得体会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满月酒、婚宴、生日宴、升学宴、搬家酒、开业庆……遇到这种种“人生喜事”,亲朋好友之间互赠礼金,好好恭贺一番,本来无可厚非。但当一些官员打着人情礼仪的幌子,把婚丧嫁娶等时刻当成了权力寻租、受贿敛财的良机,上演了一幕幕权钱交易、私相授受的丑剧时,正常的人情往来就异变为收送红包的“良机”,好的风俗就变成了腐败的“隐身衣”,行贿的“挡箭牌”。兵法有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人情往来缘何成为权力腐败的“挡箭牌”?究其根本,就在于这种违纪、腐败行为具有模糊、隐蔽的特性。在中央多项禁令威慑下,明目张胆的行贿受贿风险变大,而人情往来、风俗习惯则可以做掩人耳目的“遮羞布”。因为“外包装”有迷惑性,纪检部门查起来比较难界定,也助长了一些官员的侥幸心理。于是,战争领域这招“声东击西”的妙计便被嫁接过来,成了一些官员瞒天过海的阴谋诡计。古语有云,“莫以恶小而为之

2016以数谋私以数敛财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jgjsfg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