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张峰遂平县.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各位指导、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等腰三角形性质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1、引导,分散难点。这样做既有利于活泼学生的思维,又能帮助他们探本求源,这样也表达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原那么。
四、教学过程:
根据制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重点,打破难点,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设计我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首先向同学们出示精巧的建筑物图片,并提出问题串:(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片中有轴对称图形吗? (2)里面有等腰三角形吗?然后向学生介绍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边角等相关的概念,由于学生小学就已经接触过,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再提出第三个问题:(3)a。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b。等腰三角形具备哪些性质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我们这节课来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大胆猜测 :
①拿出课下制作的等腰三角形的纸片,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是谁?用你手中的纸片说明你的看法?② 等腰三角形沿对称轴折叠后,你能得到哪些结论?(看谁得到的结论多)
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气氛最活泼,结论又对又多.)
然后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
④归纳:你能猜测得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你能用文字语言归纳一下吗?
(老师引导学生进展总结归纳得出性质1,2)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动手折纸活动,根据等腰三角形轴对称性,大胆猜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才能。也开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老师在学生猜测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观察、完善、。)
3、证明猜测,形成定理 :
你能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对于这种几何命题的证明需要三大步骤:分析题设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和求证,最后进展推理证明。这对于八年级学段的学生难度较大,为了打破难点,我决定设计以下三个阶梯问题:
(1)  (1)找出“性质1"的题设和结论,画出的图形,写出和求证 。(2)证明角和角相等有哪些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3)通过折叠等腰三角形纸片,你认为此题用什么方法证明∠B=∠C,写出证明过程。
问题1的设计使得学生顺利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帮助学生顺利地写出和求证;问题2提供给学生理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表达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因为辅助线的添加是此题中的又一难点,因此让学生对折等腰三角形纸片,使两腰重合,使学生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同时,意识到要证明∠B=∠C,关键是将∠B和∠C放在两三角形中去,构造全等三角形,老师再及时设问:你认为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将∠B和∠C放在两个三角形中去呢?再次让学生考虑,由于对知识的发生,开展有了充分的理解,学生讨论以后可能会得出以下三种方法:(1)作顶角∠BAC的平分线,(2)作底边BC的中线,(3)作底边BC的高。以作顶角平分线为例,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张峰遂平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keck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