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这时候,你在打坐的时候就看这一尊佛,不用多了,你就视察这一尊佛,这表情,
这神态,这神韵,好哇!然后怎么办呢?把自己忘了。过去修行人都不照镜子,为什么呢?别总看自己,总感到自己美,自己希罕不够自己。说看看佛是什么神韵、神态?那种神韵神态是什么?特别慈爱,特殊慈爱,那种大慈大悲,那种慈爱那种祥和的神态,这时候咱们自己怎么的?把自己呀幻化成那种神态形态。也有许多人,看到观音菩萨的形象,就生起一种很亲近的感觉,那你也可以幻化成自己想象的观音菩萨的形象,特别的慈爱,把自己幻化成就行了,想象自己就是那种神态那种长相,??这个的时候,日常打坐也是那样,行走坐卧都那样,时时在觉照之中,在觉照之中就怎么的了?这个在过去来说是个很深的课程,只是给大家稍稍讲一讲,带一带,你们回去稍稍修行修行。或者看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种慈爱,打坐的时候,放松,好像把自己幻化成那种神态,那种形象,你自然的渐渐心中就拓绽开朗,心中清净起来,那时候眉心也伸展开了,面上也带上微笑了。为什么?从你心里上那种慈爱、和善出来了,自然心花怒放嘛。这时候去生起求生心,去念佛去。
日常的时候,不盘腿坐的时候,下坐的时候,那个时候也是,把自己幻化成佛菩萨的形象,你时时照看自己佛菩萨的那种形象。你别照看你小眼睛还是大眼睛,还是怎么的,你别看这个。不要认为就自己长的好看,希奇不够自己。说幻化成佛菩萨形象,你不管行走坐卧,接人待物,都这样。训练长了,就不会一天愁眉苦脸,你看佛菩萨有没有那样的?没有吧?遇到事也不会斤斤计
较了,遇到事时,因为你照看你始终是佛菩萨那种形象,说老张你真不是东西,寻思寻思,你也不是老张,你是菩萨,心里始终那种和善。你不是每天在那,每天好象谁都该你啥似的,让人看了以后立刻又嗔恨起来了。过去不说嘛,世世常行菩萨道。有的人说我做点好事,那就叫菩萨道了。菩萨道你不会修,不告知你你就不会进展,佛法嘛,佛法难闻,假如都那么简洁,就不叫难闻了,那得叫什么?佛法谁都闻得到,哪有那么的简洁的。 说下功夫嘛,这个大家回去运用运用。有的人说那我不喜爱那样,不喜爱那又另当别论了。有人情愿往生,不情愿成佛,不情愿成菩萨;还有人情愿修人天福报,不情愿修往生;还有修下一世吗,什么叠纸钱呢,烧元宝哇,给自己下一世再去做人攒钱用。我说你修点真正福报到时好超脱出去。那没啥意思,到了西方干啥?你看那菩萨往那一站一坐,干啥去?他认为西方啊挺枯燥的地方,其实呢不然。
说在西方那种法喜,那就是咱们目前来说,用此时此刻世俗语言形容不了。就如同一个五岁孩子,他想象成年人的乐趣想象不了,他净化不到那种程度,他认为大人忙劳碌碌一天一点意思没有。他就认为他拿个什么?小姑娘孩一寻思,她就抱着那小布娃娃在那玩,这是最大华蜜;小男孩拿着刺水枪,这是最大乐趣。他想象呢,等我长大挣了钱,买这么大个刺水枪,他这么想象。那等他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学识的增多,长大了,你再
篇二:浅说打坐入定
浅说打坐入定
打坐是入定的常用方式,越往高境界修持,双盘也就越必不行少。起先可以单盘,散盘,主要是要坐稳。还有坐凳子平坐都可以,要留意大腿水平,两脚都要脚踏实地,屁股坐在凳子上不要太多,这样简单昏沉,背部不要靠在椅子的靠背上。
正确打坐的时候人是很醒悟的,这点和睡眠中的昏沉完全不同。所以睡眠不能代替打坐。为了使自己醒悟的打坐,要合理支配时间,不要等头晕晕想睡觉的时候再去打坐。另外在打坐以前也可以做也稍微的身体运动使自己头脑更醒悟,比方绕塔,礼拜,磕长头,入坐后叩齿一分钟??
第 7 页 共
打坐代替午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