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1
为什么选择这个话题?
、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
2
沟通是指运用语言、文字或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西鲍特(J·W· Whibaut) 凯利(H· kelley)
任何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互动,而互动的核心是相互依赖,社会学中将这种相互依赖称之为“相倚”。
应该说,教师与家长的互动追求应当是“彼此相倚”型的互动,因为在这种类型的互动中,才能真正凸现双方的主体地位,体现主动性。
21
尊重家长,打好与家长沟通的基础
礼貌待人,尊重家长的人格
要有理智的情绪
晕轮效应
要讲求谈话的方法和策略
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2
晕轮效应(The Halo Effect)
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所以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 Kelly)
名人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
23
班主任如何得到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24
。
合作的基础:
帮助、教育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
指导、引导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协调、平衡对孩子的基本认识;
商洽、处理对孩子的有关处分;
……
25
(1)班主任首先要设身处地的理解家长。
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与我们“望生成才”的愿望是一致的,理解家长生活质量、文化素质及对教育的理解与看法与我们教师都是有偏差的。
产生分歧的原因
对孩子的情绪或表现各自认识角度不同;
家长对孩子情绪或表现过于认定或相信;
班主任对学生的情绪或表现过于认定或自信;
孩子对家长或班主任都没有说出事实;
家长或班主任都只看到了事实的一部分;
……
26
(2)班主任要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真诚与负责人的态度
沟通前要对该学生的方方面面作充分的了解,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学生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你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孩子特别关心、重视,以及你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家长也会提升其责任心;这样从情感上容易迅速沟通。
27
(3)以礼待人,以德服人
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衣着整洁;
选择良好时机和家长进行沟通;
不和家长争执;
要善于倾听。
通过倾听找到各种有用的信息,才能准确地诊断并实施有效的对策;
倾听时,要听明白家长反映的事情和此次谈话的真正用意。
28
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在第一次与家长沟通之前,班主任都应该在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上拟出一份提纲。
29
4.沟通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
①对于有教养的家长
②对于溺爱型的家长
③对于对孩子放任不管的家长
④对性格粗暴,蛮不讲理的家长
还要考虑沟通形式的多样化
30
1.喜讯及时汇报
不要放过学生任何点滴的闪光之处,也不要忘记将优秀传送给家长,优秀者往往在优秀的鼓动下变得更突出。
相反有许多小事,就是因为缺乏及时沟通,最后发展到不可收拾。《学记》“禁于未发”
2.不足委婉说出
沟通的技巧
31
2.不足委婉说出
3.随意问候探讨的电话不可少
不要只是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才想到和家长进行沟通;在学生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想到和家长进行沟通。
4.正确评价学生
要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不能好的都好,坏的全坏,既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
5.沟通不能成为打小报告
32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应注意的问题
2. 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
、训斥家长。
33
给家长建议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