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城乡规划卫生
OF FACFS
Inner推荐
城乡规划卫生是为了使城市和村镇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一个地区得到合理布置,各得其所,并确定方便居民生活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城市和村镇,创造清洁、卫
环境卫生城乡规划卫生
OF FACFS
Inner推荐
城乡规划卫生是为了使城市和村镇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一个地区得到合理布置,各得其所,并确定方便居民生活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城市和村镇,创造清洁、卫生、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目标在于提供令人愉快且商业上成功的都市环境。
第一节 我国城市规划的原则
一、控制城市规模
1、城市的分类:
我国按城市发展规模,将城市分为四类
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
大城市——人口50~100万以上;
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以上;
小城市——人口20万以下。
1980年世界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重(40%)
我国城市人口比例
2000年——%
预计2019年——37%,
2050年——47%
现在,城市人口比例已达到45%。
2019年——亚洲最大的三大国际城市群
东京大城市群
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2、构成城市的基本因素
1)自然因素
控制或促进城市规模的发展
2)人为因素——城市基本部门和人口
(1)城市基本部门
工业、对外交通运输、行政机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
(2)城市人口
按照劳动结构:
基本人口
——是创造物质和文化财富的人口
服务人口
——为本市服务的行政机关、商业、文教卫生、市政公用事业等单位的职工
被抚养人口
——靠家庭或社会赡养的人口
3、城市规模的控制原则
1)特大城市要有计划的从事内迁出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
2)大城市要严格限制城市发展规模
3)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4)积极发展小城市
人口集中的城市产生两个后果:
形成与周围乡村截然不同的下垫面
排放大量的工业“三废” 和生活“三废”
二、正确确定城市的性质
历史发展特点和现有基础
考虑交通、资源、能源以及临近城市的经济分工和协作关系
确定城市的产业结构,拟定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单一或综合性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
水陆交通的枢纽城市等
上海——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历史文化名城
——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三、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卫生学要求
(一)生活居住区
卫生、舒适、方便、安全和美观
在大城市中可设几个居住区,要求
1、每个区域内人口规模5万左右
2、利用地形、河流或干道等将各区隔开
3、区域内要具备一切文化、生活福利设施(学校、商店、影剧院等)
4、区内不能设置交通干道
(二)工业区
1、工厂的分类
Ⅰ类:能源消耗多、污染严重、运输量大的工业(石化厂、火电厂等)
Ⅱ类:污染较轻、运输量中等的工厂
III类:轻微污染及运输量不大的工厂
2、工厂的配置
I~III类工厂从城市外围向中心配置
I类在远郊,Ⅱ类在城市边缘,III类可在市内
1)盆地与谷地不宜布置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
2)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产生有害因素的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3)卫生防护距离内应尽量绿化或设置非居住性建筑物,但不得修建公园、体育场、学校
4)对河流而言,工业区必须位于居住区下游
3、工厂的方位设置
1914年,
工业区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居住区在其上风侧的原则
全年有两个主导风向
山谷风、海陆风影响
静风率在50%以上
各风向频率基本相当
季风区
这一区域风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变,冬、夏季风向基本相反
当冬、夏季风相夹角为1350~1800时
最小风频方向安置工业企业
当冬、夏季风向间的夹角<1120
居住区布置在夹角内
我国东部,从大兴安岭,经内蒙穿河套,绕四川东部到云贵高原,均为季风区。
无主导风向区
各方向风频相差不大,一般在10%以下
城市布局是将工业企业布置在污染系数最小方位或最大风速下风向上
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
我国宁夏、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内蒙古的阿拉善左旗等
准静止风区
通常将静风频率全年平均在50~60%以上,
工业企业设置在居住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之外
计算工厂排出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浓度及其落点距离,给出安全边界
我国有两个这样的地区:
以四川为中心,包括陇南、陕南、鄂西、湘西和贵北等;
西双版纳地区
有局地环流的地区
——山谷风和海陆风
在山谷地区
在季风区——选择走向接近南北谷地
环境卫生城乡规划卫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