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大本营
如果你去现场观看快乐大本营,你可以选择哪些交通工具?(提示:你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假设是各个地区,各种身份的人。)
我国古代交通地域特点:
南方舟楫,
北方马车;
百姓步行!
交通基本靠走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 ——电报、
古代邮驿只供政府专用,民间通信最初是依靠便人捎带或专人递送,后来才出现私营邮递组织。
(1)落后的通信方式:
驿 站——旧时公文和文书的传递靠驿站,驿站靠驿马
民信局——通过邮差步行或小船运送
春 望
杜甫
……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2)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正式办理
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路进一步扩展
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和一新时代
(2)电信事业发展 ——电报、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电
报
:
传入中国
线路与 营业局所
继续增加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业务居世界第一位,固定 和移动用户各占一半
可视电话
电 话
网络聊天
现代通信工具
手机
思考2: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一方面,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材料一 (四川成都,相同条件下)苦力(人力)把一吨货物运送750英里,;铁路只要15元,是苦力的1/7。用苦力运棉花,路上50天,铁路只要2天,从而节省48天的利息,并在更好的条件下运棉花。
——《中国,一次经济调查1923年》美国银行分会
材料二 哈尔滨原为松花江右岸的渔村,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后因沙俄开筑铁路一跃而起,发展成为东北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青岛昔日也是胶州湾东岸的一个荒僻渔村,1904年胶济铁路的修筑直接缔造了它的繁荣,至1910年,,进出口贸易激增,成为华北地区第二港。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商贸流通,近代城市兴起
思考:交通工具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带来负面影响
材料一:总的来说,洋务派由创办轮运的酝酿到招商局的筹组与创办的过程,是长期而曲折的。其中充满国内顽固派的攻击、阻挠及外国侵略势力的竞争与排挤。……直到甲午战争以前,除招商局以外,只有寥寥可数几家小轮公司先后在几个沿海口岸出现。较之外商在华创办的外轮公司,落后竟达三四十年之久。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
材料二: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但更多的人却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称“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难可以体味。
材料三: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疯狂抢夺铁路修筑权。到1911年,中国共有铁路9600多千米,其中,由帝国主义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竟达8900多千米,中国自主修筑铁路只有600多千米。
结合下列三则材料分析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和铁路运输业的兴起和发展有何特点呢?
共同探究
、速度慢、规模小、实力弱
,顽固派反对
发展特点:
小试牛刀:
1、20世纪初中国皇帝不能做到的是
A 骑自行车 B 乘有轨电车
C 坐火车旅游 D 给美国总统发无线电报
2、电车与公共汽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在
A 民国成立后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20年代 D 1949年以后
3、下列通信方式在我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邮政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报 d
A abcd B acdb
C adbc D adcb
(2021·福建文综24)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电报业
交通与通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