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应用题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心得体会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心得体会文章内容由收
集! 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心得体会
按指定算式编题:如按算式 2401/3= ?编一道应用题。
把一种应用题改编成另一种形式的应用题:如我班有45 名学
生,女生占 2/5 ,女生有多少人?把它改编成一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指定题目类型编题,如编道反比例应用题。
指导学生自编应用题,应让学生结合实际,编写他们自己所熟悉的事物。
以上是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一些浅显认识,在实际教学中,不论何种类型的应用题要注意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以让学生在今后漫长的学习
生涯中能自觉地去掌握更多、更广的数学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较为坚实的学习基础。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小学常见应用题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3 篇
听课、评课是中学经常开展的教研活动 , 但是这项活动在多数学校中却处于混沌的自发状态。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小学常见应用题教学听课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小学常见应用题教学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为了便于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审题时可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条件和问题或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
为了培养儿童细致审题的习惯,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同时
出现,让学生分析计算。例如:①图书室的科技书与故事书共 3000 册,科技书的册数是故事书的 2/3 ,有科技书多少册 ?
②图书室有故事书 3000 册,科技书册数是故事书的 2/3 ,有科技书多少册 ?
题①中 3000 册为共有数,题②中 3000 册是一种的,因此计算方法不相同。经常进行此类练习,就容易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所谓分
析法,就是从应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首先考虑,为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
到未知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为止。例如:甲车一次运煤 300 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 50 千克,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 ?
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 ?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 甲车运的和乙车运的 )? 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已知的 ( 甲车运的 ) ,哪个是未知的 ( 乙车运的 ) ,应先求什么 ( 乙车运的300+50=350)?然后再求什么 ( 两车一共用煤多少千克, 300+350=650)?
综合法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推导出题中要求的问题。如上例,引导学生这样想:知道甲车运煤 300 千克,乙车比甲车多用 50 千克,可以求出乙车运煤重量 (300+50=350) ,有了这个条件就能求出两车一共运煤多少千克 ?(300+350=650)。通过上面题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不论是用分析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应用
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思考方向,已知条件是解题的依据。
三、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对一些有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应用题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例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求这个
数的应用题,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一是他们分不清是用乘法还是用
除法 ; 二是分不清计算时需不需要加括号。
四、要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
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重视自编应用题的教学,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高年级要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通过自编,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如:
1、按指定算式编题:如按算式 240×1/3= ?编一道应用题。
2、把一种应用题改编成另一种形式的应用题:如我班有
45 名
学生,女生占 2/5 ,女生有多
小学三年级应用题教学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