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挥网络化信息库优势服务新时期党建大局按照中组部的要求部署,近年来天津市河北区委组织部党员信息库建设工作按照“夯基础、抓管理、重应用”的思路,走出了一条信息采集规范化、信息处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的创新之路,为切实加强我区党的建设,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夯实基础,扎实推进网络化建设河北区现有基层党组织1222个,党员36071名,申请入党人2945名。近年来,随着党建工作重心的逐渐下移,党员人数日趋增多、成分日益复杂的现状迫切要求我们改进管理手段,实施动态管理。我们围绕“建立一个中心、搭建两层平台、拓展三级网络”的思路,全面推进党组织党员信息库的网络化建设,以满足为领导随时提供党组织党员实时信息,有针对性创新党建工作的需要。首先从建立区级党员服务中心入手,先后共投入20余万元购置设备,建立了具备多媒体信息系统、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的现代党员服务中心,购置了信息库专用服务器储存党组织党员信息库,通过网络实现对基层党组织党员信息的远程管理,使区党员服务中心切实成为党员教育管理的神经中枢。在此基础上,我们指导各街道、非公有制企业党委通过区级财政补、自筹一部分的办法,先后投入50余万元分别配置了满足系统2005网络版运行的硬件设施,形成了区、街两层的全方位党员服务平台,同时,区委组织部积极协调区2信息化办公室铺设了二级节点和部分三级节点单位的专用连接光缆,使全区各直属党组织均与区中心服务器实现对接,开拓了区委与区属单位,区属单位与基层单位之间的三级互动网络,真正实现了上下贯通、快速反应、信息共享的网络化信息服务系统,为全区党组织党员信息能够“永保新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狠抓管理,严格确保信息库数据质量针对系统2005网络版的高效快速的新特点,我们通过严把“三关”,切实确保党组织党员信息高质量。1、严把数据采集关,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党内统计数据受到采集方式、被采集对象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等多种方面的影响。为此,我们按照“讲明、讲透、争取党员自觉参与,确保数据准确”的工作思路,通过开通党内统计热线电话和工作QQ群的方式,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信息采集内容与党员实际相一致。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求基层党组织在通过网络或者数据包转移党组织关系时,首先要明确党员信息的完整真实性,把核实填写《党员(申请人)信息采集表》作为新入党和转入党员组织谈话的内容之一。2008年,我们以系统2005网络版的升级工作为契机,又向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申请人发放了《信息采集表》,并且要求各单位重新进行核对,历时两个月,进一步提升了信息的准确性。2、严把人员素质关,确保数据信息高效运转。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工作者队伍对确保数据质量、增强运用效率具有决定3性的作用。为此,我们始终在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保持工作队伍稳定上下功夫,区委建立了基层党内统计人员的登记制度,要求各基层单位挑选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同时担任党内统计工作,同时确保党内统计工作人员“一职两备,备用结合”,提高了党内统计工作队伍的稳定性。为了不断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我们本着“围绕工作需要、满足工作要求、提升工作能力”的原则,一方面抓专项业务培训,坚持定期分批分层安排党内统计人员参加业务培训,针对街道社区、事业单位、公司等系统的特点,通过软件演示、现场操作等手段分别给予详细讲解;另一方面抓日常业务指导,在不同系统内组建工作交流小组,由业务熟练的单位牵头,定期组织工作交流,对基础特别薄弱的单位通过将统计干部“抽上来”实习和区委组织部“走下去”指导的方法,第一时间对问题予以解答,切实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四年来,区委组织部共组织培训班7期,培训信息库管理干部500余人次,平均年龄35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数的100%。3、严把规章制度关,确保数据信息更新及时。信息库的维护更新时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不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作为保障。网络版系统铺开后,我们及时修订了《河北区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维护与管理办法》,建立信息维护与管理工作责任制,提出要求专机专用,非党内统计工作人员不得操作党组织党员信息库,查看信息库需经党组织书记批准,基层党组织党员数据发生变化时,党统工作人员要在24小时内将变化情况反映4到信息库中等具体措施。同时,为了增强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我们明确党组织副书记为党统工作第一责任人,工作人员为直接负责人,信息库管理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每季度对基层党组织党员信息库的准确性进行普查,不定期进行抽查,将检查结果作为考核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硬指标,规定凡是党组织党员信息库管理不到位的党组织和个人不能评为年度优秀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今年已完成的三次普查和两次抽查中,基层党组织党员信息库达标率均达100%。三、突出应用,有效提升信息库服务党建工作水平几年来
天津市河北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