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开展。
第一,促进了城市的和谐开展。
两年来,我市共撤除棚户区房屋221万平方米,新建住宅楼711栋,273万平方米,城市规模增加近一倍,城市根底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合理。一是大片超大型棚改新区拔地而起。新邱棚户区是全省单体最大的棚户区,,有居民17732户,47849人,通过棚户区改造建立了208栋、90万平方米的棚改新区,使整个新邱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取代了原来破旧不堪的旧城区;建立规模到达30万平方米到40万平方米的大型棚改新区有城南、平西、煤城海新三处;建立规模到达20万平方米到30万平方米的棚改新区有1片,5万平方米到20万平方米的棚改新区有9片。目前,这些建成的棚改新区已经成为阜新城区靓丽的风景线。二是变更了城市的不平衡开展状态。“细河南北两重天”已经变成历史,从新邱区到清河门区的百里矿山百里棚户区,已真正变成了百里矿山百里城,城市
各区域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三是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棚户区的改造,城市污染进一步削减,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每年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2776吨,削减烟尘排放5418吨,每年可削减垃圾排放200吨,新增绿地54万平方米,从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状况已不复存在。实践证明,棚改工程是一项“振兴工程”,它使落后偏远的矿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促进了城市整体的和谐开展。
其次,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在棚户区居住的居民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生活条件非常艰辛。通过棚户区改造,广阔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彻底变更,全市有8万多户、22万人道别了低矮破旧的棚户区,搬进了宽阔光明的新楼房,占城区人口四分之一的居民通过棚户区改造受益。户均居住面积由原来30平方米增加到52平方米;,。棚户区居民个人资产也得到了增值,从原来几千元的破旧平房增值到5至6万元楼房。棚改新区的社区建立、医疗卫生、新型学校等配套设施建立均同步跟进,棚户区居民起先了美妙的新生活。实践证明,棚改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它使广阔棚户区居民享受到了转型开展的成果,精神面貌面貌一新,消退了多年的不平衡心理,同时也增加了自食其力、自主创业的决心,对我市转型振兴充溢了信念,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第三,促进了党群、干群的和谐关系。
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
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想方设法地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使广阔棚户区居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暖和,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发自内心地感谢党和政府为他们办了一件大好事,从而进一步亲密了党群关系。在棚改实践中,广阔党员干部深化棚户区居民家中,看到了棚户区居民的实际生活状况,受到很大振动,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加了执政为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市各部门、各单位亲密协作,通力合作,采纳登门效劳、现场办公等工作方式,办事效率和效劳质量明显提高,促进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广阔党员干部自发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主动献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协助棚户区困难居民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全市还组织了对棚户区居民的“大走访、大效劳”活动,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党员干部关怀群众、效劳群众的热潮,进一步亲密了干群关系。实践证明,棚改工程是一项“鱼水工程”,它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亲密,使广阔群众更加酷爱和感谢党和政府。
第 7 页
街道棚改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