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
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安全生产,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上品
种,上质上水平,加速产品更公差等级为IT11~IT12,粗糙度为Ra80~100um。
半精加工阶段
半精加工阶段是完成一些次要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保证合适的加工余
量。半精加工的公差等级为IT9~IT10。表面粗糙度为Ra10~。
精加工阶段
精加工阶段切除剩余的少量加工余量,主要目的是保证零件的形状位置几精度,尺寸精度及表
面粗糙度,,可防止或减少工件精加工表面
损伤。
精加工应采用高精度的机床小的切前用量,工序变形小,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精加工的加工
精度一般为IT6~IT7,表面粗糙度为Ra10~
④光整加工阶段
对莫些要求特别高的需进行光整加工,主要用于改善表面质对尺度精度改善很少。一般不
能纠正各表面相互位置误差,其精度等级一般为IT5〜IT6,~。
此外,加工阶段划分后,还便于合理的安排热处理工序。由于热处理性质的不同,有的需安排
于粗加工之前,有的需插入粗精加工之间。
工序的合理组合
确定加工方法以后,就按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机床设备等具体生产条件确
定工艺过程的工序数。确定工序数的基本原则:
①工序分散原则
工序内容简单,有利选择最合理的切削用便于采用通用设备。简单的机床工艺装备。生产准备工作量:少,产品更换容易。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水平不高。但需要设备和工人数M多,生产面积大,工艺路线长,生
产管理复杂。
②工序集中原则
工序数目少,工件装,夹次数少,缩短了工艺路线,相应减少了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也简
化了生产管理,在一次装夹中同时加工数个表面易于保证这些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使用设备少,
大M生产可采用高效率的专用机床,以提高生产率。但采用复杂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使成本增
高,调整维修费事,生产准备工作M大。
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中,为简化生产管理,多将工序适当集中。但由于不采用专用设备,
工序集中程序受到限制。结构简单的专用机床和工夹具组织流水线生产。
加工顺序的安排
零件的加工过程通常包括机械加工工序,热处理工序,以及辅助工序。在安排加工顺序时常遵
循以下原则:见下表
工序类别
工序
安排原则
机械加工
1)对于形状复杂、尺寸较大的毛坯,先安排划线工
序,为精基准加工提供找正基准
2)按“先基准后其他”的顺序,首先加工精基准面
3)在重要表面加工前应对精基准进行修正
4)按先主后次,先粗后精的顺序
5)对于与主要表面有位置精度要求的次要表面应安排
在主要表面加工之后加工
热处理
:退火与正火
毛坯预备性热处理,应安排在机械加工之前进行
时效
为消除残余应力,对于尺寸大结构复杂的铸件,需在粗
加工前、后各安排时效处理;对于一般铸件在铸造后或则粗加工后安排时效处理;对于精度图的铸件,在半精加工前、后各安排一次时效处理
淬火
淬火后工件硬度提高,应安排在精加工阶段的磨削加工
前进行
渗碳
渗碳易产生变形,应安排在精加工前
渗氮
一般安排在工艺过程的后部、该表面的最终加工之前
辅助工序
中间检验
一般安排在粗加工全部结束之后,精加工之前;时较多和重要工序的前后
花费工
特种检验
荧光检验、磁力探伤主要用于表面质M的检验,排在精加工阶段。荧光如用于检验毛坯的裂纹,
在加工前
通常安则安排
表面处理
电镀、涂层、发蓝等表面处理工序一般安排在工后进行
序的最
CA6140车床后托架零件图分析
-1可知:
①该零件为铸件,材料为灰铸铁(HT150),
②,粗糙度Ra=,
。
③要求精加工底平面粗糙度Ra=,。
④要求加工2一20mm、2-13mm粗糙度为Rz50。
⑤10mm是锥孔,要求精钱加工,粗糙度
Ra = 。
⑥。
⑦加工螺纹孔M6。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加工工艺的路线
拟定工艺路线是制定工艺过程的关键性的一步。在拟
机床后托架设计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