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痤疮的病因病机分析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男女青春期的颜面及胸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临床上以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病属于中医学“肺风粉刺〞气汤加减
黄连10g, 黄芩 12g,枇杷叶 12g,桑白皮 15g,生地 15g,大黄 10g〔后下〕, 枳实 12g, 甘草 5g..
方解:黄芩 、枇杷叶 、桑白皮清肺热;黄连、大黄 、枳实 清泻肠中实热结滞;生地清热凉血;甘草解毒清热并能调和诸药。
加减:面肿目赤者加菊花12g、石膏30g;久治体虚者加人参叶12g。
主证:面部以大小不一的红色或暗红色结节、囊肿和凹凸不平的疤痕为主,自觉疼痛,可伴有脓疮、红色丘疹、粉刺或色素沉着。舌红或暗红有瘀点,苔薄黄,脉弦滑或细弦。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方药:仙方活命饮和五味消毒饮加减
银花 15g,野菊花 15g,蒲公英 15g,丹参 15g,赤芍 10g,红花 5g,穿山甲 10g〔炒〕,皂角刺 6g, 浙贝母 10g,天花粉10g,甘草 5g
方解: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清热解毒;丹参 、赤芍 、红花,活血化瘀;穿山甲 、皂角刺解毒透络,消肿溃坚;浙贝母 、天花粉清热解毒,排脓散结;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血热炽盛者加生地15g;囊肿壁厚久不破溃者加乳香5g,没药5g.
主证:本证见于女子,面部痤疮皮损的发生和轻重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月经前面部皮疹明显增多加重,月经后皮疹减少减轻。或伴有月经不调,月经量少,经前心烦易怒,乳房胀痛。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调理冲任
方药:柴胡疏肝散和消痤汤加减
柴胡 12g,郁金15g,白芍15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鱼腥草15g,蒲公英15g,丹参15g,山楂20g, 甘草5g。
方解:柴胡、郁金、白芍,疏肝清热调理冲任;女贞子、旱莲草,滋养肾阴,平和天癸;蒲公英、鱼腥草,清肺解毒;丹参、山楂, 凉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月经后期不至、乳房胀、小腹隐痛,加香附15g、王不留行12g通经止痛;月经先期或月经量多,去丹参,加益母草25g,香附15g调经清热。胃酸过多者去山楂。
〔二〕外治法
三黄洗剂、颠倒散洗剂、痤灵酊:外擦患处,每日2-3次,视病情可参加氯霉素2g或灭滴灵2g.
痤灵霜:适合秋冬季外用,每日2-3次。
四黄膏:外敷较严重的结节和囊肿。每日换药1-2次。
中药面膜治疗:用消痤散加温水和少许蜂蜜调成糊状均匀敷于面部皮疹处,30分钟后洗去,每天或隔天1次。炎症明显者可用绿茶水调敷或参加苦瓜汁调敷,亦可外加石膏倒模,有热敷消炎作用。
三、治疗痤疮的饮食方法
痤疮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饮食不当,过食肥甘厚味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致使皮脂腺分泌异常,也是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因此,痤疮的饮食治疗非常重要。首先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吃能促进体内血液变成碱性的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糖及刺激性食物。具体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饮食宜忌:
宜吃富含维生素A和B的食物。维生素A有益于上皮细胞的增生,能防止毛囊角化,消除粉刺,调节皮肤汗腺功能,减少酸性代谢产生对表皮的侵蚀。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金针菜、胡萝卜、西兰花、小白菜、茴香菜、荠菜、菠菜、动物肝脏等。维生素B2能促进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参与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各种动物性食品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 2,如动物内脏、瘦肉、乳类、蛋类及绿叶蔬菜。维生素B6参与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对本病防治大有益处。含维生素B6丰富的食物有蛋黄、瘦肉类、鱼类、豆类及白菜等。富含锌的食物也有控制皮脂腺分泌和减轻细胞脱落与角化作用。如瘦肉类、牡蛎、海参、海鱼、鸡蛋、核桃仁、葵花子、苹果、大葱、金针菇等。
宜食清凉祛热食品:痤疮患者大多数有内热。饮食应多项选择用具有清凉祛热、生津润燥作用的食品,如瘦猪肉、猪肺、兔肉、鸭肉、蘑菇、木耳、芹菜、油菜、菠菜、苋菜、莴笋、苦瓜、黄瓜、丝瓜、冬瓜、西红柿、绿豆芽、绿豆、黄豆、豆腐、莲藕、西瓜、梨、山楂、苹果等。
忌食肥甘厚味:祖国医学认为,痤疮是因过食肥甘厚味,以致肺、胃湿热熏蒸而淤滞肌肤所致。因此,凡含油脂丰富的动物肥肉、鱼油、动物脑、蛋黄、芝麻、花生及各种糖和含糖高的糕点等食品最好少吃。
忌食辛辣温热食物:辛辣温热食物能刺激机体,常常导致痤疮复发。这类食物如酒、浓茶、咖啡、辣椒、大蒜、韭菜、狗肉、雀肉、虾等均不宜食用。此外,属甘温的食品,如
最新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