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环画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是中国特有的少儿读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 甚至在中高考的语文题目里都有所体现。从 2014 年起,北京市教工委、市教委开展了优秀连
在连环画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是中国特有的少儿读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 甚至在中高考的语文题目里都有所体现。从 2014 年起,北京市教工委、市教委开展了优秀连环画进校园活动, 人民美术出版社、 连环画出版社出版了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 《北京小学生连环画》 ,这套图书是一套介绍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连环画, 它分为如下主题: 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教育、科普类、其他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体育美
术类、儿童读物等。
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以此为教材, 为三年级的每班配备两箱连环画,开展 “我爱连环画 ”为主题的校本阅读课,每周一节。
学生情况
三年级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因此,三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喜欢表演、朗读、画画、讲故事、写故事,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小学中段学习, 阅读理解能力较第一学期有较大进步。在这个阶段引入 “我爱连环画 ”主题实践活动,恰好能满足孩子们这些特点, 有利于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年级的学生虽然读过很多国内外知名的绘本, 但是对于连环画这一特殊形式的图画书, 阅读过的学生人数, 远不及读过绘本的学生人数。
教学策略
激趣导入,吸引学生注意 特级教师于漪这样描述授课导入
的重要性: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激发他们思维的火
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前五分钟能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的阅读课,常见的导入方式有:问候、提问、歌谣、游戏、图片、情
景、悬念、运动、实物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可能多种方法共同使用,比如爱国主题的阅读分享活动上, 我们的导入就是先出示国旗天安门的图片,加上提问。
编制学习单,贯穿课堂 学习单是教师根据学情分析和学习目标而设计的, 引导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连环画,老师精心设计了阅读连环画的学习单,
以学习单的形式来串联整个学期的教学, 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如今的学生, 其实很少接触连环画了, 但当老师把一箱子连环画放到他们的面前, 他们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如饥似渴
地学习起来。 “我爱连环画 ”的课堂鼓励孩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均每位
学生每节课读两本连环画,一个学期 20 周,读了 40 多册连环
画。
多形式阅读,尊重学生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阅读兴趣高涨,在课堂上我们尊重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读完之后,小组内交流,然后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连环画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