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现代中学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
高三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内
的指定处,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考生请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命题人:张国华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48分)
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战国时期酝酿,秦朝形成后,历经隋唐不断完善,北宋时期进一步发展巩固,到明清时期空前强化。回答1—5题。
,刚继位的秦惠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史记·商鞅列传》中记载: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最后无处可去的商鞅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当时的秦国
2.《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推恩令” “附益之法”
3.《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成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中书令、待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①三省长官皆为宰相②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③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④宰相不被重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民谣与谚语往往是对社会现实的某种反映,回答6—7题。
6.“千年田,八百主”,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因素是
7.“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最能反映的是
我国历代中央政府重视与边疆地区的联系。回答8—11题。
、册封与和亲是唐朝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唐朝对下列哪个民族先后实行过上述三种举措
10.《送渤海王子归本国》中诗云:“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这表明
,如改威虏为广信,改静戒为安肃,改破虏为永静。这种现象应出现在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为后人蕴集了宝贵的财富,回答12
山东寿光现代中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