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第二高中
中华“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国学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8日 《 》
2017年4月10日——4月15日 《 》
2017年4月17日——3月22日 《 》
2017年4月24日——4月29日 《 》
2017年5月8日——5月13日 《 》
2017年5月15日——5月20日 《 》
2017年5月22日——5月29日 《 》
三、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
(一)保证学生不少于30分钟的诵读时间。
(二)早读:正课前15分钟,班干部负责,诵或看书吟诵
(三)语文讲课前3分钟。 语文老师负责,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忆。
(四)下午正课前15分钟, 班干部负责,诵或看书吟诵.
(五)定期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 “诵读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四、活动方法
(一)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活动课。
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师。通过开展晨读、早读、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让学生积极参
4 / 7
与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自习课、辅导课、活动课、班会课、阅读课等时间,开发经典诗文兴趣课、体验课等特色课程,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
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组织学校的各种文艺社团积极参与诵读活动
利用黑板报、橱窗、宣传栏、校园广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
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 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上好几种课
语文阅读课。
各年级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
校本、地方等活动课。
各年级各班级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本、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注意学科整合。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
研究课:音乐中的古诗词。
美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的结合,给经典诗文配画,应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其他学科,如政治、历史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
五、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
中华国学文化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中华“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人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广大
1第二高中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