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4页“比的应用".
【教学目的】
1、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展分配的实际问题,
2 、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步解决问题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4页“比的应用".
【教学目的】
1、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展分配的实际问题,
2 、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步解决问题的才能。
【教学重点】
1、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纯熟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假设干根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张老师想将这筐大小一样的橘子分给1班和2班的小朋友,怎么分?
出示: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3、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4、 组织讨论。
(1)、让学生在小组内进展讨论。
(2)、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提供一下两种分配方案。
方案1:每班分这筐橘子的一半。
方案2: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比来进展分配。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比来分配较合理.
5、引入课题。
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的应用。(板书课题)
二、分析探究,初步感知
1、 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课件显示情景)
(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四人一小组分一分。
(2) 记录分配的过程。
师: 分好了吗?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吗?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 小班
3个 2个
6个 4个
30个 20个
……
师:在这次分小棒活动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1:我觉的不管怎样分,我们都按3:2的比来分,也就是我们每次分的小棒的个数比都得是3:2.
生2:我发现大班分到的橘子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小班分到的橘子数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2、出示题目:假设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
(1) 小组合作。
(2) 交流、展示。
方法一: 列表
大班 小班
30个 20个
60个 40个
……
方法二: 画图 ,用比的意义进展计算.
■ ■ ■ ■ ■
把140个橘子按3:2分,一共分成5份,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3份和2份各是多少。
140÷(3+2)=28(个)
28×3=84(个)
28×2=56(个)
方法三: 用按
比的应用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