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根底知识
第一局部 通信根底知识
- 3 -
概 述
通信的目的是 第一局部 通信根底知识
- 7 -
注释
DTE
DCE
信道
DCE
DTE
噪声源
数据传输模型
。
数据传输方式
并行传输
数据的每一位在多条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传输速率较高,但并行信道实现较为困难,不适合远距离传输。
串行传输
数据流以串行方式在一条信道上传输,为了在收方识别发方信息,需要保持发、收方信号同步。这种方式易于实现,经济适用。所以大局部采用串行通信。
数据同步方式
同步系统是数字通信系统的重要主成局部,同步是将通信系统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收发信息的时间统一在规定的时间节拍内,使收发系统步调一致。
第一局部 通信根底知识
- 7 -
异步传输
以字符为单位实现同步,也称位同步。该种方式需要在每个字符前后加起止位,故不要求双方时钟严格同步,但开销大,效率低。
同步传输
以固定的时钟节拍发送数据信号。数据发送以帧为单位。同步传输开销小,传输效率高,但实现复杂,必须有收发定时信号。
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
数据传输速率是衡量传输系统传输能力的主要指标。主要有比特速率和码元速率。
比特率:在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比特数,单位是bit/s。
码元速率:在单位时间内传送的码元〔波形〕数,单位是band〔波特〕。
通常,我们也用传输速率表示信道的通信能力——带宽。
第一局部 通信根底知识
- 8 -
数据传输过失率
一般用误码率表示。
误码率=接收出现的过失比特〔字符、码元〕数/总的发送比特〔字符、码元〕数×100%
基带与频带传输
基带传输
没有经过调制的信号称为基带信号,这种信号在某些有线信道上可直接传输,这种传输叫做基带传输。
频带传输
在很多时候,基带信号必须经过调制,将信号频谱搬移到高频率处,才能在信道中传输。这种称为载波传输或频带传输。频带传输又分为调频、调幅和调相。
传输介质
传输系统按传输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有线传输系统和无线传输系统。有线传输的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无线传输的主要介质有长波、短波、超短波、地面微波和卫星等。
第一局部 通信根底知识
- 9 -
双绞线
双绞线属于平衡电缆,主要用于基带传输。电话用户线一般用一对;数字电话〔ISDN电话〕用1~4对;以太网10BASE-T用2对。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属于不平衡电缆,它的两种根本形式是基带和宽带。基带用于以太网的连接,宽带用于CATV系统,正逐渐被光纤所取代。
光纤和卫星传输系统我们将在后面有关章节做详细介绍。
复用技术
复用技术一般有:
频分多路复用FDM
时分多路复用TDM
统计时分复用
第一局部 通信根底知识
- 11 -
频分多路复用
一般多适用于模拟通信,它把信道频带划分成假设干逻辑信道,每个用户独占某些频段。
时分多路复用
在时分复用系统中,各路信号共用一个信道,轮流在不同的时刻进行传输。其特点是各路信号在时间上互不重叠,但将占据全部带宽。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动态地分配集合信道的时隙,只给那些确实要传输信息的终端分配线路,大大提高了线路利用率。
时分复用多用于数字通信中。
脉冲编码调制PCM
PCM是实现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将时间连续、取值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为时间离散、取值离散的数字信号,并按一定规律组合编码,形成PCM信号序列。它的根本过程是抽样、量化和编码。
第一局部 通信
最新通信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