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利军:文心雕玉
江苏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瞿利军以其气韵高妙的器皿件享誉玉雕界,而其近年来精心耕耘的玉雕小件也成绩斐然,多件作品收获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金奖。其作品气质文雅,散发着江南风情、苏作味道,而这些离不开其一贯瞿利军:文心雕玉
江苏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瞿利军以其气韵高妙的器皿件享誉玉雕界,而其近年来精心耕耘的玉雕小件也成绩斐然,多件作品收获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金奖。其作品气质文雅,散发着江南风情、苏作味道,而这些离不开其一贯坚持的以文养玉之创作精神。
瞿利军:文心雕玉
《竹韵》
梅花映月
梅枝
水乡秋韵
福禄寿蟋蟀盆
童子斗蟋蟀 玉牌加臂搁
谈到瞿利军,当然你会说他是一个玉雕人。但首先,他是个苏州人,在苏州这方水土成长,从小在楼上听着河水中的橹声欸乃声,踩着巷子间的石板路,走过如画一般的粉墙黛瓦。
瞿利军说,环境养育性情,造就爱好。从小时起,他就喜欢画画,崇拜明四家,这些大人物的作品其实很少能看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如今的瞿利军,性情仍然温润,爱好依旧文雅。他收藏前贤书画、各色文玩,让心灵沐浴在文人艺术之中。
如此便可以理解,为何瞿利军玉雕小件作品总有如许格调。正是江南文化气息的涵泳和苏州文化环境的熏陶,造就了瞿利军作品浓浓的文雅意趣。
这样的文人意境,又是如何具体实现的呢?此处归纳三点。
1以画境得意境
瞿利军爱画画,爱赏画,在玉器创作中也便钟情于营造画境。在玉雕中表现绘画作品,绝不是呆板地照搬照抄,而是要或增或减,或繁或简,将画面意境表达出来。瞿利军显然擅长此道,其作品《竹韵》,在玉牌表面浅浮雕几杆修竹,叶子苍翠饱满,竹枝挺拔清秀,竹节排列有序,颇有几分文同画竹的精神气质在内。这样的作品自然有诗情画意,文气氤氲。
2以俏雕得天真
中国文人素来重视天然意趣,所谓大朴而不雕,抱璞而含真。
天然一块籽料玉石,经历千万年风吹日晒,流水冲蚀,形成独有的形状和皮色,其自然之貌乃天地间之大美,有心人绝不会焚琴煮鹤,妄加斧凿。遇到此类天然好料,瞿利军便与玉石长久对视,凝神聚思,审视其个性和特点,再依据形状设计和雕琢。思维滞涩时,宁可数月不动工,可见其对“天然”二字的重视。
观其作品《水乡秋韵》,几许黄皮恰到好处地保留着,衬托起若隐若现的江南水巷之境。《梅花映月》则是红皮籽玉原石雕琢而成,借着黑色皮料琢成古梅虬曲枝干,又用黄
瞿利军:文心雕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