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日企业文化之比较.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日企业文化之比拟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腾飞,越来越多的日资企业来中国投资办厂,寻求商机。然而,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也导致中日企业文化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如果我国能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借鉴和吸收日本优秀的企业文化,那么,对于塑
“大化改新〞运动使日本成为一个融合大唐文化的日本封建文化体; 19 世纪中叶,受欧美诸国工业化的强劲影响,日本这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受到震动。日本政府认为,工业是欧美国家“雄飞的物质根底〞,日本要实现社会的根本性转变,唯一的途径就是开展工业,而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者是企业。于是,日本政府决意将日本从过去的封建形态变革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形态,并通过“理性化制度〞的移入,迅速建立起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制度。二战后, 日本人把西方的理性标准、原那么至上的管理理论与日本民族文化相结合, 从而形成了东西融合、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具体表现在:
: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很好地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为家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员工树立企业的命运就是员工命运的意识,建立起共同的价值理念,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开展。也正是这种企业文化精神的渗透力、感染力和鼓励力,使日本企业成为生机勃勃的活力整体。正是由于终身雇佣制,使得日系企业把企业利益和员工命运牢牢地绑在一起,企业成为员工的大家庭,而个人自觉维护企业利益。
但在一些中国人的观念里,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且中国的企业没有终身雇佣一说。所以,一般在中国人的眼里,企业付给我多少报酬,我就对企业付出多少劳动。中国人的企业认同感相对于日本人要淡很多。一旦有其他企业提供更好的待遇,大局部人会选择跳槽。
现代化背景下,日本企业为了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的凝聚力,除了传统的

“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的制度保障外,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优化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企业的开展创造条件。与西方企业的组织机械化相比,日本企业和员工结成的这种同舟共济关系更具有勃勃的生机和创造力。
2. “和〞的观念:从历史上来看,日本民族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颇深,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他们把这种团队精神也渗透到企业文化和管理方法上,在实际工作中从各方面切实做到肯定、认可、关心、支持员工,激发员工的忠效觉悟;同时员工与企业间保持着较为深厚的血缘关系,对企业坚守忠诚、信奉规那么,有着很强的归属感。正是这种双向力使得日本企业成为一个个真正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日本的企业管理中始终强调以人为本, 重视感情投资与道德风化, 充分发挥人、价值观、作风、技能有机结合的

“软管理〞作用。“和〞是被运用到日本企业管理范畴中的哲学概念和行动指南, 其内涵是指爱人、仁慈、和谐、互助、团结、合作、忍让,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必须以“仁爱〞的态度来相处, 强调对人的关心、保护和尊重, 讲求

中日企业文化之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16581885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