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村、整治村”规划浅析4400字
摘要:文章针对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划思路,并以崇左市江州区为例,探讨如何进行村庄规划建设,以供参考。
关键词:村庄规划;建设;编制
)分类规划、精心编制
由于全市村庄面广量大,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实行分类规划。我们以村庄改造的程度来划分,将村庄分为100%新建、70%以上改造、30%-70%改造、30%以下改造等四种类别分别进行规划编制。
%改造,也就是完全新建的村庄。新村建设规划布局合理,村庄内无私搭乱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各组团建筑有个性、有特色,美观大方,且组团间相互协调;建筑布局充分结合自然地形,灵活自然、错落有致。规划实施方面,前期的困难较小,一般村民都能按规划建房,但在后期阶段,由于村民的经济能力强弱不一,所以在外墙装饰方面,可能程度不一、色彩缤纷。这就需要有强大的管理力量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规划的实施。另一方面,村集体需集中资金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质量,促进村庄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以上改造,也就是大规格改造的村庄。这种改造模式采取组团式的居住院落布局的形式。除村庄中心布置一两块中心大面积绿地外(结合布置供村民室外活动的健身场地),每个组团的院落内布置大片的组团绿化,为村民创造出一种有很强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类似与城市小区的空间,其间的步行路既有小区路的意味,又不失农村曲折蜿蜒小径的感觉。同时,在所有主干路、次干路及组团路两侧尽量栽种行道树,与组团内的绿化、中心绿化结合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系统,满足村民生活的室外绿化、室外活动要求。
%-70%改造,这是一种改造的中间模式。在规划编制中,尽量保证村庄道路位置与现状道路一致,这样既可以防止重复浪费建设还可以保留一些相对完整的村民宅基用地。保留一些村民宅基用地,有利于小范围改造建设,也有利于方便村民自身建房的需要。
%以下改造,也就是以改善为主的村庄。这种改造模式的总思路是:在利用现有质量良好的楼房和新建住宅的基础上,改善村庄内的基础配套设施,同时利用中央、区政府的补助,集中资金改善老村内最危最破的住宅,建设新住宅。
(三)规划与建设的互动关系
。在村镇规划建设过程时,要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充分利用丘陵、缓坡、荒地和闲置宅基地等其他非耕地,尽量不占用耕地;在山区建房应尽可能利用地形,依山就势盖房。要按照《村镇规划标准》严格控制人均用地指标,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要特别重视对农村生产用房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结合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生态农业工程、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工程。
。要从区域的角度来统筹安排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通讯、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扩大资源共享度,提高投资效益。在建设中心绿地和公共绿地时,结合农村经济林(以果树、鱼塘等代替一贯的草坪等观赏性花木)建设来绿化、净化、美化环境及行道树建设。另外,我市农村畜禽养殖业比较发达,污染也较严重,集中处理垃圾还可以通过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型适用技术,以点带面,推进
“示范村、整治村”规划浅析44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